[发明专利]储热水式供热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3409.9 | 申请日: | 200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9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木下武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侯颖媖;胡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热水式供热水机。
背景技术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储热水式供热水机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参照该图说 明现有技术。储热水式供热水机如该图所示,包括:作为加热部的一个例子的 热泵单元1;储存被上述热泵单元1加热的温水的储热水箱2;对从上述储热 水箱2提供的温水与浴缸4内的热水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再加热用的热交换部3; 以及控制装置10。
在上述热泵单元1的输入侧连接配管31的一端,将配管31的另一端连接 在储热水箱2的下侧。另一方面,在热泵单元1的输出侧连接配管32的一端, 将配管32的另一端连接在储热水箱2的上侧。在上述配管31安装泵11,利 用泵11使储热水箱2内的温水(或者水)通过配管31、热泵单元1、配管32 而循环。
另外,在储热水箱2的下侧连接供水配管33,并且在该供水配管33连接 供水配管34的一端。将该供水配管34的另一端连接在混合阀25的一个输入 口,将混合阀25的另一输入口通过供热水配管35与储热水箱2的上侧连接。
另外,将上述储热水箱2的上侧与热交换部3的一次侧且上侧通过配管36 连接,将储热水箱2的下侧与热交换部3的一次侧且下侧通过配管37连接。 在上述配管37安装泵12,利用泵12使储热水箱2内的温水通过配管36、热 交换部3、配管37而循环。
另外,将上述热交换部3的二次侧且下侧与浴缸4的循环口20通过配管 38连接,将热交换部3的二次侧且上侧与浴缸4的循环口20通过配管39连接。 在上述配管38安装泵13,利用泵13使浴缸4内的热水通过配管38、热交换 部3、配管39而循环。浴缸4内的热水通过上述热交换部3的二次侧而循环, 通过与从储热水箱2内提供的温水进行的热交换来加热浴缸4内的热水。
在上述配管38配设作为检测浴缸4内的水位的热水量传感器的一个例子 的水位传感器21、用于检测浴缸4内的热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2。
另外,在上述混合阀25的出口连接供热水配管40的一端,将该供热水配 管40的另一端连接在配管39。在上述供热水配管40配设用于检测供热水热水 量的流量传感器23、用于检测供热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4。由上述供水配管 33、34、混合阀25、供热水配管35、40构成温水提供部。上述储热水箱2内 的温水由于来自供水配管33的供水而被上推,储热水箱2内的上部的高温水 从供热水配管35被推出,进行供热水。
虽然未图示,但上述热泵单元1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水加热器)、膨胀单 元、蒸发器连接为环状的制冷回路,利用冷凝器所产生的热量来加热由泵11 循环的温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热泵单元1提供至储热水箱2内的上部的高 温水的温度为80℃。
而且,在这样的供热水机中,在储热水箱2的顶部设置放泄阀,用于防止 在沸腾运转时温水膨胀使储热水箱2的内压上升。另外,在储热水箱2的顶部 附近安装用于排出蓄存空气的排气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2637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08-2195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上述供热水机那样,在储热水箱2的顶部安装放泄阀时,由于放 泄阀的工作,蓄存在储热水箱2上部的高温热水会向外部喷出。另外,由于高 温热水这样向外部喷出而散失,因此在储热水箱2会产生能量浪费,结果导致 热水沸腾时的能量效率下降。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以往的缺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使放泄 阀与以往同样地工作并抑制能量效率下降的储热水式供热水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第1发明的储热水式供热水机,将储热水箱2内的低温水加热并蓄 存作为高温热水,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储热水箱2的上部与下部连接的旁路41, 在该旁路41连接压力释放单元43。
另外,第2发明的储热水式供热水机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旁路41设置位 于比储热水箱2的顶部更高位置的高部,高部为空气积存部45,在高部或者其 附近设置与压力释放单元43相通的阀安装口42。此时,如第3发明那样,优 选在比储热水箱2的顶部更高的位置配置与压力释放单元43相通的阀安装口 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34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