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合失调症的治疗或预防药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3411.6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8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吉川悟;望月英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31/485 | 分类号: | A61K31/485;A61P25/00;A61P25/18;C07D48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娟;孙秀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失调 治疗 预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吗啡喃衍生物或其药理学上可接受的酸加成盐作为有效成分的综合失调症的治疗或预防药。
背景技术
综合失调症(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症)大部分是在青春期至青年期发病,其生涯发病率相当于人口的约1%,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其症状分为精神运动兴奋、幻觉和妄想等阳性症状,缺乏自发性、情感迟钝和交流障碍等阴性症状,以及认知障碍(非专利文献1)。
有人提倡脑内多巴胺过剩说作为综合失调症的发病机理,因此目前是以直接阻断多巴胺受体为主要途径的定型、非定型抗精神病药作为包括上述三种症状的综合失调症治疗药使用。但是直接阻断多巴胺受体带来锥体外系症状(EPS)等的副作用,因此人们希望开发具有不同作用机理、安全范围广的治疗药。
作为抑制脑内多巴胺游离的化合物,已知有作为本发明的有效成分的吗啡喃化合物(专利文献1)、纳美芬(非专利文献2)、U-50,488H(非专利文献3)等的类阿片κ受体激动药,其中报道了与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共通的吗啡喃骨架的纳美芬实际上对于综合失调症具有治疗效果(非专利文献4)。但是,纳美芬与本发明的特定的吗啡喃化合物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异,并且未显示本发明的化合物对综合失调症具有治疗效果。
另一方面,已知U-50,488H具有抑制多巴胺游离的作用,但U-50,488H显示可能引发综合失调症症状之一的认知障碍等相关的信息处理障碍(非专利文献5)。但是,虽说公开了本发明的有效成分-特 定的吗啡喃化合物具有抑制多巴胺游离的作用,但这些文献中均未显示该化合物可在不引发认知障碍等副作用的情形下显示综合失调症的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在专利文献2中同时记载了作为本发明有效成分的吗啡喃化合物具有镇痛活性、利尿活性、镇咳活性和类阿片κ受体激动性。
并且还公开了吗啡喃化合物作为下述药物的用途,脑细胞保护药(专利文献3)、止痒药(专利文献4)、低钠血症治疗药(专利文献5)、ORL-1受体拮抗药(专利文献6)、神经因性疼痛治疗药(专利文献7)、精神神经疾病治疗药(专利文献8)、药物依赖治疗药(专利文献1)、败血症治疗药(专利文献9)、以及来自多发性硬化症的搔痒的治疗药(专利文献10)等。其中,专利文献8中公开了治疗“精神神经疾病”的用途,但具体只公开了对于属于神经疾病的不宁腿综合征(RLS)的效果,对本发明的综合失调症的治疗效果未有任何公开。
非专利文献1:日药理志,127,4,2006
非专利文献2:Gavin B等人.,Neuropsychopharamacology,30,2554,2005
非专利文献3:Werling LL等人.,J.Pharmacol.Exp.Ther.,246,282,1998
非专利文献4:Rapaport MH等人.,Neuropsychopharamacology,9,111,1993
非专利文献5:Marco B等人.,Biol.Psychiatry,57,1550,2005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99/011289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93/015081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95/003307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98/023290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99/005146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0-53572号公报
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第01/014383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8:国际公开第02/078744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9:国际公开第02/089845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10:国际公开第06/095836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显著高的效果、不会引发综合失调症症状之一的认知障碍等相关的信息处理障碍、且副作用少的综合失调症的治疗或预防药。
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3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唑基亚甲基肼衍生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健康日程提醒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