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透明建筑砌块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4183.4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4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阿龙·洛松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龙·洛松齐 |
主分类号: | E04C1/42 | 分类号: | E04C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秘凤华 |
地址: | 匈牙利*** | 国省代码: | 匈牙利;H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透明 建筑 砌块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砌块,该建筑砌块在第一边界表面和与第一边界 表面间隔开的第二边界表面之间具有半透明特性,该半透明特性是由在边 界表面之间延伸的离散的半透明构件提供的,并且它们相互间隔开,该建 筑砌块由填充半透明构件之间的空间的铸造材料/浇筑材料形成,该半透明 构件具有足以承受由于浇铸铸造材料所施加的力的作用而不会发生永久变 形的刚性,该半透明构件通过至少一个基本扁平的保持结构互连。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自然内部照明由在墙壁、天花板或屋顶结构上形成的并且包 含具有防风雨特性的半透明或透明材料的窗户提供。一般来说,这些开口 具有大的完整的表面,但是,常见的是应用具有不同尺寸或美学照明用途 的透明的、半透明的、着色的、染色的或无色透明的窗户,该窗户的尺寸 适合于所使用的建筑砌块的尺寸,例如在要构建玻璃砖的情况下,在承载 构件例如砖之间构建透明构件。透明构件的数量和尺寸受到与封闭构件、 墙壁和屋顶有关的经济、静态、绝热和机械要求的限制,这是因为半透明 材料的上述特性不能容易地符合复杂的建筑学要求。
专利文献GB 794,864公开了一种涉及半透明建筑构件的方案,其中, 由半透明构件和框架组成的预制建筑构件被设置在承载建筑元件之间。该 框架使得构件的建筑强度独立于半透明构件的机械强度。但是,其缺点是 需要在墙壁结构的建造期间在预定位置正确地装配离散的元件。
基于冷硬化就地成形加工或预制水泥的建筑元件的广泛普及使得可将 半透明元件嵌入建筑元件内。专利文献US 3,091,899中公开了这种方案, 其中随机嵌入结合材料中的玻璃带在该元件的两侧之间引导光。所述带从 该元件的至少一个表面突出。这种突出的带妨碍了砌砖工作,并且由于玻 璃和结合材料之间在接触区域出现滑动的危险,由这样的元件组成的墙壁 的承载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受限。
通过应用布置在结合基质例如混凝土内的玻璃纤维的方案,可获得改 进的处理和强度特性。专利文献JP 2006224349公开了包括如下步骤的方 法:将玻璃纤维结构布置在型腔内;用混凝土填充该型腔直到该结构的平 面;然后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该型腔被填满。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非常费力, 并且玻璃纤维的应用涉及极高的成本。
公报WO 03/097954公开了一种建筑砌块,该建筑砌块具有嵌入浇铸 在建筑元件的两个表面之间的结构性建筑材料中的半透明元件,并且玻璃 纤维的两端沿这两个表面均匀地分布。从文献US 2007/0074484A1已知一 种半透明混凝土元件,其中玻璃纤维跨在辅助框架的两个板之间,然后对 纤维之间的空间进行填充。最后,将辅助框架的板移开,从而获得半透明 建筑砌块。这两种方案的缺陷在于玻璃纤维的应用产生的成本。
WO 03/097954公开了一种建筑砌块及其生产方法,其中玻璃纤维束被 连续地引入纵向模具,同时用结合材料基质填充该模具并且通过振动和/ 或压力来扰动该基质。沿凝固后的元件的横截面将其切割成多个元件,然 后优选地对这样获得的表面进行机械加工。此方案的一个优点是连续生产, 但是应用玻璃纤维也是此示例的一个缺陷。
以上方案的另一个共同的缺点是,半透明构件被随机地定位或者构件 的分组是费力的或不可能的。
文献JP1219251中公开的方案试图克服上述缺陷,其中在柔性或刚性 保持板中形成有开口,半透明构件例如玻璃棱柱被置于该开口内,然后用 混凝土层覆盖所述板,该混凝土层的高度是根据棱柱的高度。在混凝土层 凝固之后,柔性板将被移除,并且构件的至少其中一个表面必须被机械加 工。在刚性保持板的情况下,该刚性保持板保留在表面上。此方案的缺点 在于,在光的引导方面不起作用的保持板的造当成形需要另外的准备工作 和成本,并且在移除造成浪费的情况下保留在建筑构件上限制了建筑构件 的应用,此外,在生产较厚的建筑砌块或者应用较细的和/或刚性较低的半 透明构件的情况下,不存在用于固定半透明构件相对于彼此以及相对于模 具的相对位置的方案,这是因为保持板与建筑构件的任一个表面相距最大 可能的距离,此外,在半透明构件没有适当固定时,该方案不适合于建筑 砌块的垂直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龙·洛松齐,未经阿龙·洛松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4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重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电源电路以及用于其的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