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接收装置、发送控制方法、接收控制方法、光传输模块、电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04359.6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5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榎并显;宇野圭辅;滨名建太郎;野坂哲也;细川速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S5/042 | 分类号: | H01S5/042;H04B10/02;H04B10/04;H04B10/06;H04B10/142;H04B10/152;H04B1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钱大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装置 接收 控制 方法 传输 模块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用于进行多个电子部件之间的数据通信的信号的发送装 置、以及接收该信号的接收装置等。尤其,本发明涉及在光通信网中,将从 一个电子部件提供的信号由电信号变换为光信号后发送到外部的光发送装 置、以及将从外部接收到的信号由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另一个电子 部件的光接收装置等。
背景技术
当前,在以移动电话等可移动的电子设备(可移动设备)为首的电子设 备中,主要进行利用了电布线的数据通信。但是,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实施 这样的电子设备中的数据通信,正在推进利用了能够进行与该电布线大致相 同的处理的光布线的数据通信,即光通信网的开发。
近年来,光通信网作为能够进行高速且大容量的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部 件,被广泛应用于光网络以及光互联等中。在该光通信网中,通过光传输模 块(光布线)连接构成电子设备的多个电子部件,并经由该光传输模块,例 如传输1GHz的信号,从而进行该多个电子部件之间的数据通信。另外,用 于进行该数据通信的信号是由“1”的信号(高电平的信号)和“0”的信号 (低电平的信号)构成的二值信号。
光通信网中存在以下优点。第一个优点是,在电子设备的设计中不需要 考虑光学特性以及耐噪性。第二个优点是,在与构成光传输模块的光波导路 径的耦合部分等中,可实现具有强韧的机械特性的电子设备。第三个优点是, 可实现多个电子部件之间的电连接(连接器(connector)连接),并且可实现 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以及超薄化。一言以蔽之这些优点,则光通信网中存在能 够容易实现大容量的数据通信,并且能够提高进行大容量的数据通信的电子 设备的设计中的自由度的优点。
在上述通信网中,利用光传输模块以下述方法实施数据通信。
从发送侧的电子部件输出的用于进行数据通信的信号,作为电信号被输 入到光传输模块的光发送装置中。光发送装置将来自发送侧的电子部件的信 号从电信号变换为光信号,并经由光传输介质(例如,光波导路径)传输到 光传输模块的光接收装置。光接收装置将从光发送装置接收的信号由光信号 变换为电信号,并将其提供给接收侧的电子部件。
由上述数据通信的方法也可知,在光通信网中,在数据通信的过程中存 在处理电信号的过程和处理光信号的过程。为了容易处理光通信网,并且促 进通过该光通信网进行数据通信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优选将处理电信号的 部件以及处理光信号的部件集成在一起。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6-229981号公报(公开日:2006 年8月31日)”
非专利文献1:渡邉裕人·桑原稚之·坂口征治·横山朝也·宮澤春夫· 定方伸行:「FPC の高周波特性の一考察」,フジクラ技報,第110号,P19 ~22,2006年4月
发明内容
在利用二值信号进行数据通信的发送装置中,非常希望低功耗化,但若 为了低功耗化而降低二值信号的电平,则基于该二值信号生成的电流量的总 量减少,从而存在不能适当地实施基于二值信号的数据通信本身的顾虑。结 果,在利用二值信号进行数据通信的发送装置中,产生难以实现低功耗化的 问题。
以下,以光传输模块的光发送装置为例,详细说明上述问题。
为了在光传输模块的光发送装置中实现低功耗化,要求将生成二值信号 的“0”的信号的偏置电流的电流值设为尽量低的电流值,最好减少至半导体 激光器的阈值(即,图16所示的“激光器阈值”)附近的电流值。
这里,在将偏置电流的电流值减少至阈值附近的电流值的情况下,单位 时间(相当于二值信号的一个脉冲的时间)中的、对于半导体激光器(发光 元件)的电流注入量减少。由此,在半导体激光器中,从二值信号通过受激 发射由电信号被变换为光信号而输出后,到电子从基态过渡到激发态为止的 过渡时间变长,产生被称为“Turn on delay(激发延迟)”的现象。另外,“激 发延迟”是半导体激光器开始振荡的时间延迟的现象。该“激发延迟”的发 生会增大从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抖动(Jitter)。另外,如图23的参 照标号“tod”所示那样,这里设抖动是由“激发延迟”引起的、二值信号的 上升沿开始时间的延迟。即,抖动是由“激发延迟”引起的、二值信号在时 间轴方向上的波形质量的恶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4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