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曲转换器元件以及弯曲转换器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5370.4 | 申请日: | 200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6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M·吕特尔;S·科隆普;J·京特;H·克雷默;J·施莱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吉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78 | 分类号: | D04B15/7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德国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转换器 元件 以及 模块 | ||
1.弯曲转换器元件(1、40),其包括一个保护壳体(3)和设置在 这一个保护壳体中的仅一个弯曲转换器(4),该弯曲转换器包括一个扁 平的支承体(6)以及施加在支承体的至少一面上的压电作用的覆盖层 (7),该弯曲转换器(4)基本上由保护壳体(3)包围并且弯曲转换器 的固定端部(9)直接固定在保护壳体(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转换器元件(1、40),其特征在于: 弯曲转换器(4)以其浮动端部(10)可运动地从保护壳体(3)的开口 (11)中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曲转换器元件(1、40),其特征在于: 保护壳体(3)在所述开口(11)上具有用于所述浮动端部(10)的侧面 止挡(14)。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转换器元件(1、40), 其特征在于:保护壳体(3)一体地制成,并且为了装配的目的,保护壳 体(3)设计成用于将弯曲转换器(4)沿弯曲转换器的纵向方向(41) 导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转换器元件(1、40), 其特征在于:弯曲转换器(4)的固定端部(9)形锁合地固定在保护壳 体(3)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转换器元件(1、40), 其特征在于:弯曲转换器(4)在其固定端部(9)上与保护壳体(3)粘 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弯曲转换器元件(1、40),其特征在于: 保护壳体(3)在粘接位置上具有用于粘胶的送入开口(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弯曲转换器元件(1、40),其特征在于: 弯曲转换器(3)在其固定端部(9)上通过能被紫外线硬化的粘胶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转换器元件(1、40), 其特征在于:保护壳体(3)具有多个通过接板(21)分开的穿通部(2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转换器元件(1、40), 其特征在于:为了弯曲转换器(3)在其固定端部(9)上的电导通,在 保护壳体(3)中设置电插塞触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弯曲转换器元件(1、40),其特征在于: 弯曲转换器(3)通过接触面直接与电插塞触件导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弯曲转换器元件(1、40),其特征在于: 保护壳体(3)具有多个孔(46),用于电插塞触件与外部接头的导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转换器元件(1、40), 其特征在于:保护壳体(3)为了安装校准而具有在两个端侧设置的销
(24)。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转换器元件(1、40), 其特征在于:保护壳体(3)具有U形的接纳元件(27)作为装拆辅助件, 该接纳元件具有用于工具的嵌入开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转换器元件(1、40), 其特征在于:在弯曲转换器(4)的浮动端部(10)上固定一个重量元件 (44)。
16.弯曲转换器模块(28),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 所述的弯曲转换器元件(1),各弯曲转换器元件(1)组装在一个扁平 组件(32)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弯曲转换器模块(28),其特征在于: 扁平组件(32)具有接触销(33),这些接触销与弯曲转换器元件(1) 的电插塞触件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弯曲转换器模块(28),其特征在 于:扁平组件(32)固定在一个模块壳体(35)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弯曲转换器模块(28),其特征在于: 各弯曲转换器元件(1)的保护壳体(3)为了安装校准而分别具有在两 个端侧设置的销(24),并且各弯曲转换器元件(1)分别通过设置在保 护壳体(3)上的所述销(24)在模块壳体(35)中定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吉隆有限公司,未经亚吉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53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