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噪声降低的磁共振检查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05471.1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6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P·W·P·林佩斯;N·B·罗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385 | 分类号: | G01R33/38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英;刘炳胜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声 降低 磁共振 检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梯度线圈的磁共振检查系统。在磁共振检查系统中,施加主静态空间均匀磁场。当激活梯度线圈时,将梯度磁场施加在检查区域上,并且叠加到主静态磁场上。梯度磁场提供了对由待检查对象产生的磁共振信号的空间(相位和读取)编码。当通过梯度线圈的电流改变时,梯度线圈的电导体将由于电导体的洛仑兹力而发生振动。实践中,梯度切换引起电导体在可听见频率范围中的振动。如果没有采取任何步骤,这些振动在检查区域中产生声噪声,并且还超出磁共振检查系统。声噪声对于待检查患者和操作磁共振检查系统的工作人员而言,是令人烦恼并且不舒服的。
背景技术
从日本专利申请JP2005/095479中知晓一种具有梯度线圈的磁共振检查系统。
该已知的磁共振检查系统包括覆盖梯度线圈的隔音。该隔音降低了声噪声从梯度线圈的振动电导体至检查区域中的传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共振检查系统,其中更有效地降低了梯度线圈产生的声噪声。
该目的通过本发明的磁共振检查系统而实现,该系统包括
-用于在检查区域中产生梯度磁场的梯度线圈
-安置在梯度线圈和检查区域之间的盖体
-安装在天线载体上且安置在盖体和梯度线圈之间的RF天线。
盖体和天线载体的组合形成了其间有缝隙的双层壁。盖体和天线载体共同位于梯度线圈和检查区域之间,并且有效地阻碍了声噪声从振动梯度线圈传播到检查区域中以及到磁共振检查系统的外部。本发明基于这样的认识,即包括间隔有缝隙的两个壁或板的双层壁或双层板,作为隔音,比单个壁或板提供的隔音总和的效率更高。本发明还基于这样的认识,即天线载体自身在天线载体和检查区域之间形成板和盖体。例如,天线载体具有圆柱形载体管或线圈架的形式。
检查区域通常是能够产生对象、尤其是待检查患者的优质磁共振图像的区域。检查区域通常位于这样的区域内,在该区域中磁共振检查系统具有合适的空间均匀性的主磁场并且其中梯度线圈产生具有合适空间线性场强度的梯度磁场。当采取其它步骤以校正由于主磁场不均匀性和/或梯度非线性引起的伪影时,检查区域可以延伸。
盖体被安置在检查区域和梯度线圈之间,并且使得从检查区域看不见梯度线圈、RF天线以及磁共振检查系统的其他部件。还可以将盖体的形状制成以提供有利于磁共振检查系统的设计。盖体的其他功能包括例如保护盖体后的仪器(例如,RF线圈)免受体液污染。通过保护电导有害部件(防止电击)、保护热部件(防止灼伤)并且在患者和RF天线之间创建合适的距离以将患者置于足够低的EM场(防止高局部SAR(比吸收率)造成灼伤),盖体还提供了改进的患者安全性。
盖体和天线载体共同形成双层板声噪音隔音,这并不影响盖体和/或天线载体的其他功能。
盖体和天线载体形成的双层板有效地降低了由梯度线圈的振动引起的检查区域中和磁共振检查系统外部的声噪声等级。同样,降低了声噪声到磁共振检查系统的其他部件、诸如低温保持器的传播。因而,降低了磁共振检查系统外部的声噪声等级,而且还避免了由于低温保持器中声能沉积引起的氦蒸发。尤其,实验已经证明实现了18dB/octave的减少。声噪声等级的降低改进了待检查患者和操作磁共振检查系统的工作人员的舒适度。由于改进了患者舒适度,通常减少了待检查患者的焦虑,并且改进了磁共振信号的采集和图像质量。
梯度线圈优选安装在其自身的合适框架上,该框架与磁共振检查系统的主结构相分离。从国际申请WO2006/054187-A1中可以知晓这种安装在其自身的合适框架上的梯度线圈。
参考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实施例,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通过所谓的结构解耦,将盖体安装在磁共振检查系统的主结构上。该结构解耦包括耦合构件,其实现机械耦合的部件之间的机械支撑,同时耦合构件的声阻抗远远小于所耦合的部件的声阻抗。该结构解耦降低了声振传播进入磁共振检查系统的例如包括低温保持器的主结构中。耦合构件充当质量-弹簧-阻尼器系统中的弹簧和阻尼器。耦合构件支撑的部件充当质量-弹簧-阻尼器系统中的质量。在该质量-弹簧-阻尼器系统的第一谐振频率之下,耦合构件充当部件的机械支撑。对于上述第一谐振频率,在可听见频率范围(50Hz-20kHz)中,其机械地解耦部件。在后一范围中可以实现大于10dB的衰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54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