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改进具有高抗拉强度的镀锌钢的成形性的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06357.0 | 申请日: | 200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2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帕蒂·J·西珀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帕蒂·J·西珀拉 |
主分类号: | C23C2/02 | 分类号: | C23C2/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曹小刚;林毅斌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改进 具有 抗拉强度 镀锌 成形 方法 设备 | ||
1.制备镀锌钢带的方法,包括步骤:
(1)在锌罐中浸渍钢带,然后,
(2)第一次冷却所述钢带到约250℃至约400℃的温度,然后,
(3)第二次冷却所述钢带到约150℃至约250℃的温度,然后,
(4)第一次再加热所述钢带到约340℃至约390℃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次冷却包括热水淬火所述钢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次冷却包括所述钢带穿过高于50米的冷却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次冷却将所述钢带冷却到大约低于300℃的温度,所述第二次冷却将所述钢带冷却到约150℃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5)在所述第一次再加热后的第三次冷却,其中所述第三次冷却将所述钢带冷却到约低于320℃到约低于200℃的温度,然后,
(6)第二次再加热所述钢带到约340℃到约390℃的温度,
以及,其中所述第一次再加热是加热到低于约380℃的温度。
6.制备镀锌钢带的方法,包括步骤:
(1)在锌罐中浸渍钢带,然后,
(2)冷却所述钢带到低于Mf温度的温度,然后,
(3)加热所述钢带以在最小化Fe-Zn形成的温度进行回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回火将马氏体硬度降至低于500HV。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回火将马氏体硬度降至低于350HV。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回火是在约160℃至约330℃的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回火是在约160℃至约330℃的温度。
11.制备镀锌钢带的设备,包括
(1)适合于处理钢带的锌罐,其下游为,
(2)适合于冷却所述钢带到约300℃至约400℃的温度的第一冷却器,其下游为,
(3)适合于冷却所述钢带到约150℃至约250℃的温度的第二冷却器,其下游为,
(4)适合于再加热所述钢带到约340℃至约390℃的温度的第一再加热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冷却器包括热水淬火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冷却器包括高于50米的冷却塔。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器适合于冷却所述钢带到大约低于300℃的温度,且所述第二冷却器适合于冷却所述钢带到约150℃的温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5)位于所述第一再加热器下游的第三冷却器,其中所述第三冷却器适合于冷却所述钢带到从约低于320℃至约低于200℃的温度,其下游为,
(6)适合于加热所述钢带到从约340℃至约390℃的温度的第二再加热器,
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再加热器适合于加热所述钢带到低于约380℃的温度。
16.镀锌钢带,包含具有低于约0.25%的碳当量以及约4%至约8%的残余奥氏体的TRIP辅助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镀锌钢带,其中所述钢带不含Mo。
18.镀锌钢带,包含两相钢,其中所述钢带不含奥氏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帕蒂·J·西珀拉,未经帕蒂·J·西珀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63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