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裙板紧固件和特别是踢脚板紧固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6369.3 | 申请日: | 200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5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亚当·斯拉沃米尔·加拉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当·斯拉沃米尔·加拉斯 |
主分类号: | E04F19/04 | 分类号: | E04F19/04;H02G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乔志员 |
地址: | 波兰比亚*** | 国省代码: | 波兰;P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 特别是 脚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裙板紧固件,特别是一种踢脚板紧固件,该踢脚板紧固件用于特别是在位于隔间转角处连接裙板的纵向侧面元件。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P370968的波兰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裙板系统,其包括具有拐角配合紧固件形式的一个接合元件,该接合元件包括一个由两个具有共同的边缘的s形的弯曲的壁组成的统一体。在每个壁的内侧设置有棘爪网,以用于将接合元件与裙板系统的纵向元件连接。
波兰实用新型号为W114844的文件公开了一种踢脚板紧固件的结构,其外部区域是踢脚板的外部区域的映射。在裙板紧固件的内侧具有设置有固定元件的固定翅片的。
如申请号为P381506的波兰专利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踢脚板紧固件为凸起的形体,其外部形状与裙板的轮廓相契合,并且设置有装配元件。所述裙板紧固件是包括上部和下部的两部分结构,通过至少一个卡爪连接的方式可分离地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双壁体的裙板紧固件,特别是一种包括双壁体的踢脚板紧固件,其外部形状与裙板的轮廓配合并且设置有装配元件。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其主体是由柔性塑性材料制成的,其中,主体壁设置有硬质嵌入物,所述硬质嵌入物纵向设置并且与所述紧固件壁不可移动地连接,所述硬质嵌入物由硬性塑料材料制成。每个嵌入物都与装配元件不可移动地连接,由此装配元件与嵌入物构成一个单元。
根据本发明,硬质嵌入物最好在它们的纵向部分设置有纵向元件,所述纵向元件在它们的横截面大概形成“u”的形状,其中每个轮廓元件的一臂,即 为装配元件,设置在踢脚板紧固件的主体壁的外侧,并且显示横向的凹槽。
最好的,硬质嵌入物由热塑性聚合体制成,并且,主体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
如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嵌入物基本上沿着主体壁的整个长度设置。
如本发明所述的裙板紧固件的结构能使用不同类型的塑性材料,同时满足关于硬度范围的特定条件。
在优选实施例中,制成裙板紧固件主体的柔性塑性材料的肖氏硬度值应该为60A到50D。硬质嵌入物的最佳材料硬度应该是大于60D肖氏硬度值。
由于制成本发明所述的裙板紧固件的主体的塑性材料的柔性,因此,主体可以在存在不同偏转角度的弯角处被用于连接纵向裙板元件,这是因为,存在以不同角度装配裙板紧固件的壁并且使裙板紧固件配合其他元件或者建筑物的合适墙外角的不同形状的可能性。然而,硬质嵌入物的使用能保证整个结构合适的硬度,并且保证用于紧固件契合元件的使用的有利的条件。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构成裙板紧固件的通用结构,该通用结构不需要制造紧固件,仅被用于契合有确定角度的转弯角,或者用于契合确定形状的外角,即纵向裙板元件互相连接的位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将参考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在附图中:
图1以端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带有卡爪装配元件的裙板紧固件。
图2示出了图1中裙板紧固件的壁的纵向截面。
图3是图2中画圈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沿图1中B-B线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裙板紧固件的端视图;
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裙板紧固件的壁截面图。
图7是图5所示的裙板紧固件的前视图;
图8是沿图7中线B-B的横截面图。
图9是裙板紧固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如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裙板紧固件的类型,也就是说,本发明也可以包括有着不同主体结构的其他类型的裙板紧固件。
图1显示了踢脚板的内侧弯角的裙板紧固件的结构。裙板紧固件的主体1是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并且有两个壁2和3,所述两个壁上设置有由热塑性聚合体制成的装配元件7a、7b、8a、和8b,用于与裙板轮廓的合适的纵向元件产生卡爪连接。主体1的壁2、3的形状与裙板(例如踢脚板)的纵向元件的外侧轮廓区域的形状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当·斯拉沃米尔·加拉斯,未经亚当·斯拉沃米尔·加拉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63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