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填充加压气体容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6389.0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2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L·阿利迪热斯;T·沙波诺;S·塞凯拉;T·维纳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6 | 分类号: | F17C5/06;F17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填充 加压 气体 容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压气体容器的填充。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对车辆的气体 罐的填充,所述车辆利用燃料电池运行或具有利用氢进行操作的内燃机。
背景技术
文献EP 1 818 597描述了一种填充方法,该填充方法包括使用两个相 继进行的填充步骤(第二填充步骤的填充速率低于第一步骤的填充速率)。 该填充方法设计成用于改进测量(例如压力和温度测量)的可靠性和在填 充期间传输的气体量的准确性。该方法尽管确实能实现被传输物质量的相 对准确的测量,但是,其对于提高填充速度并不令人满意。
车辆的车载氢罐或容器必须在最多几分钟内、优选地在少于5分钟内 被填充,以便使填充与用户对车辆的日常使用相协调,即,以便使车辆不 能使用的时间最少。
罐的快速加压造成气体被加热到高的温度,这可能会损坏罐壁。因此, 不超过罐制造商给定的该温度限值非常重要。
气体加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Joule-Thomson效应,即,由于氢源与 罐之间的压力差造成的加热,另一方面是由于接收罐中的气体的压缩。 Joule-Thomson加热沿着管线和附件、特别是阀、软管和管道、包括填充 回路而发生。关于通过气体压缩发生的加热,这是由于经由供给气体在罐 中引入了焓:由于被压缩,罐中的气体温度升高。这些现象的组合效应就 是热量的释放。
在该加热的同时,存在从气体向其罐壁并然后向罐的环境的热耗散。 该耗散取决于气体的热性质、罐、周围环境温度和起始填充条件。根据填 充期间所用的流率如何变化,加热效应将比耗散效应更显著或更不显著。
对于计算填充期间罐中气体状况随着某些参数(例如起始条件、环境 和罐的特性)和填充操作变量(在整个填充操作期间供给气体状况和填充 期间的流率)的变化,存在数学模型。
例如下面三篇文献给出了这种数学模型的详细信息:
[1]K.Barral,E.Werlen,P.Pisot和P.Renault,“Thermal Effects related to H2 fast filling in high pressure vessels depending on vessels types and filing procedures:modeling,trials and studies”,European Hydrogen Energy Conference(欧洲氢能会议)EHEC,Grenoble(法国),2003年 9月;
[2]S.Pregassame,K.Barral,L.Allidieres,T.Charbonneau和Y. Lacombe,“Operation feedback of hydrogen filling station”,Hydrogen and Fuel Cells 2004Conference and Trade Show(2004氢与燃料电池会议及贸 易展)(Toronto,2004年9月);
[3]K.Barral,S.Pregassame和P.Renault,“Thermal effects of fast filling hydrogen compression in refueling stations”,15th World Hydrogen Energy Conference(第15届世界氢能会议),Yokohama(日本),2004 年6月。
这种模型可被用于以数学方法将优化问题公式化。
具体地,本发明人特别提出确定随时间变化的填充速率曲线,以便总 填充时间最短——已知罐的特性、周围环境条件(例如周围环境温度)、 源气体条件(例如压力和温度)和任何限制条件(例如罐的最大壁温和最 大填充速率)。
本发明人已经能够确定,当从至少一个加压气体源填充给定罐时,当 所有其它条件恒定时,存在最佳填充速率曲线,以便使用于填充给定物质 量所需的时间最短。令人惊讶的是,该最佳曲线对应于热耗散的最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未经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6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