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培养器具和使用该器具的细胞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6786.8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5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中泽浩二;堺裕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北九州产业学术推进机构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N5/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白丽;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培养 器具 使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器具和使用该器具的细胞培养方法,特别是涉及 形成有能保持细胞的多个孔的细胞培养器具和使用该器具的细胞培养方 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形成有能保持细胞的多个孔的常用的细胞培养器具,例如 有形成有96个直径3mm左右的孔的96孔板(例如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 文献2、非专利文献3)。另外,还有形成有384个较小的孔的384孔板以 及形成有1536个更小的孔的1536孔板。
非专利文献1:Hiroshi Kurosawa,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Vol.103,No.5,389-398,2007
非专利文献2:Celeste H.Campbell et al.,The FASEB Journal Vol.16 1917-1927,2002.
非专利文献3:Scott W.Allen et al.,DRUG METABOLISM AND DISPOSITION Vol.29,No.8,1074-1079,2001.
但是,上述孔板均以对一个个孔进行操作为前提。即,对于96孔板, 操作者通过使用移液管等器具的手工操作,对一个个孔进行细胞的接种或 培养液的更换等操作。另外,对于384孔板和1536孔板,必须使用专用的 机器人,对各孔进行溶液的注入或回收等操作。
另一方面,例如当在基板的表面形成多个能保持细胞的微孔,在该孔 内培养细胞的情况下,考虑将该基板整体浸渍到培养液中,对该多个孔整 体一次性进行细胞的接种或培养液的更换等细胞培养操作。但是,此时, 例如为了在多种条件下培养,需要使用多个基板,此外为了将各基板整体 浸渍,需要使用足量的培养液。因此,例如当使用稀少的细胞或试剂时, 可能的培养条件的数目会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虽然具备 多个能保持细胞的孔但操作性优异的细胞培养器具以及使用该器具的细胞 培养方法。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器具的特征在 于:具备基部和框部,所述基部形成有包含多个能保持细胞的第1孔的孔 组,所述框部设置在所述基部的所述孔组的周围,形成能保持溶液的第2 孔。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虽然具备多个能保持细胞的孔但操作性优异的 细胞培养器具。
另外,上述第1孔的开口部的面积可以为100~1×106μm2的范围。这 样即可提供虽然具备大量微孔但操作性优异的细胞培养器具。
另外,上述基部和上述框部可以分别由相互独立形成的基部部件和框 部部件构成,上述框部部件形成有与上述孔组对应的贯穿孔,并被构成为 能安装于上述基部部件上并能从上述基部部件上卸下,在上述框部部件安 装在上述基部部件上的状态下,上述贯穿孔的内壁设置在上述孔组的周围, 形成上述第2孔。这样即可进一步提高培养细胞时的操作性。
另外,此时,可以在上述基部部件上相互分离地形成有多个上述孔组, 在上述框部部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分别与所述多个孔组中的一个对应的所 述贯穿孔。此外,还可以在上述框部部件上形成有多个分别与上述多个孔 组中的一个对应的上述贯穿孔,在上述框部部件安装在上述基部部件上的 状态下,上述多个贯穿孔的各内壁设置在对应的一个上述孔组的周围,形 成多个上述第2孔。这样即可对多个孔组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独立的操作。
另外,在上述基部部件和上述框部部件上可以分别形成有能在对应的 位置上相互结合的第1结合部和第2结合部。这样即可简便并切实地将框 部部件安装到基部部件上。另外,此时,在上述基部部件上还可以相互分 离地形成有多个上述孔组,上述第1结合部可以形成在上述多个孔组的各 自的周围。这样即可简便并切实地将框部部件安装到基部部件上。另外, 还可以对多个孔组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独立的操作。另外,上述第1结合 部和上述第2结合部可以一个形成为凸形,另一个形成为凹形,并能相互 嵌合。这样即可简便并切实地进行基部部件与框部部件的定位。另外,还 可以具备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将上述基部部件和安装在上述基部部件上 的上述框部部件一体保持,具有与上述基部部件和上述框部部件的各自的 外周的至少一部分抵接并将上述基部部件和上述框部部件的相对位置固定 的抵接部。这样即可简便并切实地进行基部部件与框部部件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北九州产业学术推进机构,未经财团法人北九州产业学术推进机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67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光学玻璃和使用该光学玻璃的光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