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06831.X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2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芬恩·贝尔德林;克里斯蒂安·拉斯穆森;马克·彼得·布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 |
地址: | 丹麦比***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1.一种热交换器单元,用于在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之间交换热量,所述 单元包括:
用于第一流体的流动通路和用于第二流体的流动通路(31),用于第一流 体的流动通路和用于第二流体的流动通路连接至热交换器单元的入口和出口, 第一和第二流体通过热交换器单元的入口和出口流进和流出所述热交换器单 元;
多于一个的热传递元件(30),具有第一流体接触表面和第二流体接触表 面,热量通过第一流体接触表面和第二流体接触表面从第一流体传导至第二流 体或者反之亦然,接触表面形成至少一部分流动通路;
多于一个的总压力增加装置,用于至少局部地在热交换器单元中增加多于 一个的流体的总压力;以及
壳体(12),封装所述多于一个的热传递元件(30)以及所有所述多于一 个的总压力增加装置,
其中,所述总压力增加装置为叶轮(8),以及
所述单元包括多个单独的非同心轴(23),分别用于第一和第二流体的叶 轮被布置在所述轴上,所述轴被连接到马达,用于旋转所述叶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热传递元件是板形的并且包 括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形成用于第一和第二流体的一部分流动通路并且从 热传递元件的一侧延伸至热传递元件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每个热传递元件的第一 流体接触表面是热传递元件中设置的至少一个通道的内表面,其中所述至少一 个通道具有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热传递元件的堆 叠,所述至少两个热传递元件是可连接的从而第一流体从一个热传递元件的通 道出口流至相继的热传递元件的通道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一个通道的出口通过连接短 管连接至相继的通道的入口,并且其中第一流体通过连接短管从入口管道流至 第一热传递元件并且通过连接短管从最后一个热传递元件流至出口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由布置在热交换器单元的壳 体外部的泵将第一流体泵送通过热交换器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热传递元件是碟形并且包括 孔,其中多于一个的总压力增加装置被放置使得它从热传递元件的一侧向另一 侧传输第二流体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热传递元件包括引导板,所 述引导板形成将第二流体引导朝向总压力增加装置的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至少部分壳体形成用于第二 流体的一部分流动通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所述多于一个的总压力增 加装置适于将第二流体的压力增加至至少部分地克服由于流经热交换器单元 的流体导致的压力损失的程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所述多于一个的总压力增 加装置适于将第二流体的压力增加至至少克服由于流经热交换器单元的流体 导致的压力损失的程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壳体是压力承载壳体,适 于抵抗热交换器单元中的流体的压力和热交换器单元外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至少部分壳体是管状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壳体包括加压级,所述加 压级包括一个或多个叶轮,所述加压级被放置使得至少一个流体在流至所述多 于一个的热传递元件之前经过所述加压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未经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68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存储阵列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微生物的数码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