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及使用该变压器的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7784.0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2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杉村智宏;户谷寿文;森元贞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38/08 | 分类号: | H01F38/08;H01F27/2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使用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各种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现有变压器。
图11是现有变压器的分解斜视图。在图11中,在缠绕了初级绕组1 的绕线管(bobbin)2中设置贯通孔3,在缠绕了次级绕组4的绕线管5 中设置贯通孔6。然后,在绕线管2的两侧配置绕线管5。
将E字形磁芯7的中脚8插入绕线管2的贯通孔3中,而且将外脚9 插入绕线管5的贯通孔6中。而且,在将中脚8及外脚9的前端插入贯通 孔3、6中后,使其与处于相对E字形磁芯7的位置的棒状磁芯10对接, 构成具有闭磁路的变压器。而且,作为涉及此现有变压器的现有技术文献 信息,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
图12是现有变压器的第一剖面图。在图12中,由于初级绕组1而在 中脚8上产生的磁通量φ1通过由E字形磁芯7及棒状磁芯10构成的闭磁 路11。而且,通常被分为磁通量φ2和磁通量φ3,在次级绕组4中激励 相等的电压。
但是,即使次级绕组4的绕组样式相同,当连接到次级绕组4的负载 (未图示)的阻抗变动时,磁通量φ2和磁通量φ3也不能平均分流。即, 一个次级绕组4的负载变动会影响另一个次级绕组4。这就成为带来次级 绕组4的负载(未图示)的变动和在次级绕组4中磁链(interlinkage) 的磁通量φ2、φ3的变动相乘的坏影响的状态。其结果,例如,在负载(未 图示)是放电灯的情况下,一个次级绕组4和另一个次级绕组4分别连接 的放电灯中的亮度会不一致。
图13是现有变压器的第一剖面图。在13中,在两个外脚9上配置绕 线的变压器的状态中,在通过一个初级绕组1和次级绕组4的磁通量φ3、 和通过另一个初级绕组1和次级绕组4的磁通量φ4中,以中脚8作为共 同的磁路。此情况下,与一个次级绕组4和另一个次级绕组4连接的负载 如果是相等的话,则磁通量φ3和磁通量φ4相等且稳定。
但是,在没有保持负载的平衡的情况下,不能维持磁通量φ3、φ4 的均衡,一个次级绕组4受另一个磁通量φ4的干扰,另一个次级绕组4 受一个磁通量φ3的干扰。其结果,例如,在负载(未图示)例如是放电 灯的情况下,一个次级绕组4和另一个次级绕组4分别连接的放电灯中的 亮度会不一致。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5-3031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很难受到次级绕组的负载变动所引起的次级绕组相 互干扰的变压器。
本申请的变压器包括:缠绕了第一初级绕组和第一次级绕组,具有第 一贯通孔的第一绕线管;缠绕了第二初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具有第二 贯通孔的第二绕线管;以及2个分割磁芯。分割磁芯由以下构成:剖面为 T字形状的、由从背磁板垂直地连接的纵壁部和横壁部构成的中磁脚;设 置在由纵壁部隔开的一侧的第一外磁脚;和设置在另一侧的第二外磁脚。 而且,其特征在于,从第一贯通孔的两侧分别插入第一外磁脚使它们对接, 从第二贯通孔的两侧分别插入第二外磁脚使它们对接,并且使中磁脚对 接。
根据本发明,通过减少了通过各个次级绕组的磁通量共同流过的磁 路,在磁电路上分离向各个次级绕组通过磁通量的磁路,就很难因次级绕 组间的负载变动而引起干扰。也就是说,能提供一种很难受到次级绕组的 负载变动所引起的次级绕组相互干扰,得到稳定的输出的变压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变压器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变压器所具有的分割磁芯的斜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变压器的斜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变压器的第一平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变压器的第二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变压器的连接电路图。
图7A是来自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输出电压 波形图。
图7B是来自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绕组的输出电压 波形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变压器的分解斜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变压器的平面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变压器的电源装置的方框图。
图11是现有变压器的分解斜视图。
图12是现有变压器的第一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7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