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形成装置、膜厚测定方法、膜厚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7821.8 | 申请日: | 200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2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深尾万里;木村孔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爱发科 |
主分类号: | C23C14/24 | 分类号: | C23C14/24;G01B1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闫小龙;王忠忠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形成 装置 测定 方法 传感器 | ||
1.一种薄膜形成装置,具有:真空槽;薄膜材料源,配置在所 述真空槽内,用于释放薄膜材料粒子;晶体振子,配置在所述真空槽 内的所述薄膜材料粒子附着的位置;以及测定装置,测定所述晶体振 子的共振频率,
并且,以如下方式构成:一边利用所述薄膜材料粒子在配置在所 述真空槽内的成膜对象物表面和所述晶体振子表面生长薄膜,一边反 复测定所述共振频率,
基于当前时刻的测定结果和所述薄膜生长开始时的测定结果,计 算出从所述生长开始时至所述当前时刻所形成的所述成膜对象物表 面的所述薄膜的膜厚,与目标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使所述薄膜 的生长结束,该薄膜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装置,在所述薄膜的成膜中,求出所述当前时刻的测定 结果和所述当前时刻的紧前的过去时刻的测定结果之差即频率变化 值,在所述晶体振子表面的所述薄膜发生剥落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频 率变化值计算出剥落膜厚值,
在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以后的将来时刻的测定结果和所述生长开 始时的测定结果求出的所述晶体振子表面的薄膜的膜厚值上,加上所 述剥落膜厚值,求出修正膜厚值,
将所述修正膜厚值换算成所述成膜对象物表面的膜厚值,与所述 目标值进行比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如下方式构成:所述频率变化值表示膜厚减少,在所述频率变 化值的绝对值比基准值大的情况下,判断为在所述晶体振子表面产生 薄膜剥落。
3.一种薄膜形成装置,具有:真空槽;薄膜材料源,配置在所 述真空槽内,用于释放薄膜材料粒子;晶体振子,配置在所述真空槽 内的所述薄膜材料粒子附着的位置;以及测定装置,测定所述晶体振 子的共振频率,
并且,以如下方式构成:一边利用所述薄膜材料粒子在配置在所 述真空槽内的成膜对象物表面和所述晶体振子表面生长薄膜,一边反 复测定所述共振频率,基于包含当前时刻的多个时刻的测定结果的移 动平均值和所述薄膜生长开始时的测定结果,计算出从所述生长开始 时至所述当前时刻所形成的所述成膜对象物表面的所述薄膜的膜厚, 与目标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使所述薄膜的生长结束,该薄膜形 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装置,在所述薄膜的成膜中,在所述移动平均值减少时, 求出在减少开始后至变为增加的期间的最小值,在所述晶体振子表面 的所述薄膜产生剥落的情况下,根据减少开始紧前的所述移动平均值 和所述最小值之差,计算出剥落膜厚值,
在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以后的将来时刻的测定结果和所述生长开 始时的测定结果求出的所述晶体振子表面的所述薄膜的膜厚值上,加 上所述剥落膜厚值,求出修正膜厚值,
将所述修正膜厚值换算成所述成膜对象物表面的膜厚值,与所述 目标值进行比较。
4.一种膜厚测定方法,使从薄膜材料源释放出的薄膜材料粒子 附着在成膜对象物表面和晶体振子表面上,测定所述晶体振子的共振 频率,基于当前时刻的测定结果和薄膜生长开始时的测定结果,求出 从所述生长开始时至所述当前时刻形成在所述成膜对象物表面上的 薄膜的膜厚,该膜厚测定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薄膜的成膜中,求出所述当前时刻的测定结果和所述当前 时刻的紧前的过去时刻的测定结果之差即频率变化值,在所述晶体振 子表面的所述薄膜发生剥落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频率变化值求出剥落 膜厚值,
在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以后的将来时刻的测定结果和所述生长开 始时的测定结果求出的所述晶体振子表面的薄膜的膜厚值上,加上所 述剥落膜厚值,求出修正膜厚值,
将所述修正膜厚值换算成所述成膜对象物表面的膜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爱发科,未经株式会社爱发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78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