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泵/马达及液压泵/马达的脉动防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7874.X | 申请日: | 200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2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饭田武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04B1/22 | 分类号: | F04B1/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宝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泵 马达 脉动 防止 方法 | ||
1.一种液压泵/马达,其为轴向型液压泵/马达,其中,围绕旋转轴 形成有多个汽缸孔的汽缸体相对于具有高压侧口和低压侧口的阀板滑动, 通过斜板的倾斜控制各汽缸孔内的活塞往复移动的量,其特征在于,
设有油路,该油路在所述汽缸孔脱离了与低压侧口的连通状态后到该 汽缸孔与所述高压侧口连通为止的期间使所述高压侧口与该汽缸孔暂时 连通,
所述油路具有的长度能够在连通时将所述汽缸孔侧的油路内的高压 向所述汽缸孔内传递,并且在非连通时使所述汽缸孔侧的油路内的压力在 与下一汽缸孔连通之前恢复到所述高压侧口侧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设有自压限流器,该自压限流器与所述高压侧口连通,并在所述汽缸 孔通过的位置处使各汽缸孔与所述高压侧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具有残压损耗再生回路,在所述汽缸孔脱离了与低压侧口的连通状态 后到所述油路连通期间,该残压损耗再生回路将脱离了与所述高压侧口的 连通状态的上止点侧汽缸孔内的压力向脱离了与所述低压侧口的连通状 态的下止点侧汽缸孔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残压损耗再生回路具有设于所述上止点侧阀板侧的残压损耗回 收口、设于所述下止点侧阀板侧的残压损耗再生口以及将所述残压损耗回 收口和所述残压损耗再生口之间连通的连通孔,
所述残压损耗再生口设置在所述残压损耗回收口和所述连通孔的暂 时连通结束后与所述连通孔暂时连通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油路及/或所述残压损耗再生回路上设有限流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路内具有对压力进行缓冲的体积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路设在保持所述阀板的端盖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路及/或所述残压损耗再生回路的所述汽缸孔侧开口,是在所 述汽缸孔的滑动区域外的除该汽缸孔的外周侧附近以外的附近设置的切 口槽及/或斜钻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设有多个所述油路,各油路随着所述汽缸体的旋转依次进行各油路的 连通。
10.一种液压泵/马达的脉动防止方法,是在围绕旋转轴形成有多个 汽缸孔的汽缸体相对于具有高压侧口和低压侧口的阀板滑动,且通过斜板 的倾斜控制各汽缸孔内的活塞往复移动的量的轴向型液压泵/马达中,使 从低压侧转向高压侧的汽缸孔内压升压,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汽缸孔解除了与低压侧口的连通状态后,将解除了与所述高压 侧口的连通状态的上止点侧汽缸孔内的高压向解除了与所述低压侧口的 连通状态的下止点侧汽缸孔传递的第一升压步骤;
在所述第一升压步骤后,通过使所述高压侧口和该汽缸孔内暂时连通 的油路,将所述高压侧口的高压向所述下止点侧汽缸孔传递的第二升压步 骤;
在所述第二升压步骤后到所述下止点侧汽缸孔与高压侧口连通期间, 将该下止点侧汽缸孔和所述高压侧口之间连通而将所述高压侧口的高压 向所述下止点侧汽缸孔传递的第三升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78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角度大扭矩油压拆卸胀紧套
- 下一篇:一种抓斗控制自动操作补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