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光固化组合物的双光子立体光刻成型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08078.8 | 申请日: | 2008-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6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简锡恒;谢曾明;应仪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
主分类号: | G03F7/028 | 分类号: | G03F7/02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光固化 组合 光子 立体 光刻 成型 | ||
1.一种将材料加工成三维物品的方法,包括:
提供光固化材料和光引发剂,所述的光固化材料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度至少为3且分子量至少为650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度为2~4且分子量为400~10,000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以及由双酚A或双酚F制得的双(甲基)丙烯酸酯;
将光束聚焦在所述材料的聚焦区域中,从而在所述聚焦区域中引发双光子吸收,并由此引发所述聚焦区域中的材料发生聚合反应;以及
根据预选的图案将所述光束扫描穿过所述材料,从而将所述光束聚焦在不同的预选区域中,以引发所述材料在所述预选区域上发生聚合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材料的未聚合部分从所述材料的聚合部分中除去,从而形成所述的三维物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20%的聚(甲基)丙烯酸酯,重量百分比为20%~60%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重量百分比为20%~80%的双(甲基)丙烯酸酯,以及重量百分比为0.1%~10%的光引发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分子量在880~1200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为5%~18%的聚(甲基)丙烯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0%~50%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为35%~55%的双(甲基)丙烯酸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8%的光引发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为8%~16%的聚(甲基)丙烯酸酯,重量百分比为25%~45%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重量百分比为40%~50%的双(甲基)丙烯酸酯,以及重量百分比为3%~7%的光引发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或寡聚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甲基)丙烯酸酯是乙氧基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与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的混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的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包括根据第一预选图案扫描所述光束,从而在第一层内的预选区域中引发聚合反应,随后根据第二预选图案扫描所述光束,从而在第二层内的预选区域中引发聚合反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的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所述扫描,从而使所述材料在若干层上的选定区域聚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的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在所述聚焦区域上的光斑尺寸约为2μm或更小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的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区域的体积约为10-12cm3或更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未经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80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