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由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射的光功率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8103.2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3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S·贾诺多利;S·霍尔津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G01J1/02;G01J1/44;B60Q11/00;G01J1/4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涛;李家麟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发光二极管 光源 发射 功率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由LED光源发射的光功率的方法和装置。该 LED光源例如可以结合汽车工业中的LED前灯、结合路灯照明、结合大 厅照明、结合商场中的照明使用以及在期望从多个光源形成均匀的照明 外观的任何地方使用。
背景技术
LED-尤其是高功率LED-在近年来经历了飞速发展。首先依据预定 控制信号而引起的光输出已剧烈升高。白色LED在此期间变得非常成熟, 使得白色LED在汽车工业中可以用作前大灯的光源。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这些LED可以被更换,例 如以替换出现故障的LED。在此,必须要考虑LED的开发一直都在进步, 以至于未来的LED在控制电流较小的情况下就可以提供所需要的光功 率,并且前灯的亮度在更换LED之前和之后应当一致。
已经公知,在一个前灯中多个LED被组合为一个或多个LED模块或 LED阵列,以便能够提供所需要的光功率。未来的LED阵列很可能需要 更少的LED来产生所需要的光功率。
此外,已经公知借助传感装置来检测由LED光源发射的光功率并且 依据该传感装置的输出信号来增大用于该LED光源的控制电流,以便例 如抵消LED光源因为老化而导致的功率下降。
DE10242864A1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自动前灯调节装置,具有至少 一个前灯,该至少一个前灯具有至少一个光源。该调节装置与耦合到传 感器的分析电路以及用于调节光源的多个光分配中的至少一个光分配 的控制电路连接。该控制电路依据该分析电路的指令来调节该光源的光 分配。至少一个传感器被构成为至少一个分配给所述前灯的发光二极 管,以用于测量入射光的亮度。
DE10248238A1公开了一种尤其是为汽车设置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 置包含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的二极管装置以及散射片或类似装置,由该 发光二极管装置发射的光部分地穿过该散射片并且部分地被反射回发 光二极管装置。该发光二极管装置被分配给控制和/或分析单元。通过 该控制和/或分析单元可以控制发光二极管装置的二极管,使得每个二 极管交替地作为发光二极管和作为光电二极管运行。在此,在任何一个 阶段分别有至少一个二极管作为发光二极管运行以及至少一个二极管 作为光电二极管运行。每个作为光电二极管运行的二极管的输出信号都 被输入该控制和/或分析单元。
DE10313246A1公开了一种汽车照明模块。该汽车照明模块具有单独 的LED作为发光装置、用于支撑这些LED的基本体、用于检测在这些LED 运行时的外部和/或内部影响和/或LED的由制造技术导致的特性、用于 所检测的数据的数据存储器,以及用于依据所检测的影响和/或特性来 控制和调节这些LED的电子装置。
DE102004038422B3公开了一种传感器装置、传感器装置的使用以及 汽车光源。该传感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传感器支座内部的发射单 元,和至少一个被分配给该发射单元并设置在传感器本体内部的接收单 元,以及设置在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的检测面。该发射单元和/或 接收单元由内置有射线发射器和/或射线接收器的浇铸件构成。所述检 测面通过发射单元的射出面和接收单元的射入面构成。
EP-B1-0910525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多功能光传感器,用于检测 汽车的多种环境条件。该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被用于控制汽车的装置,例 如汽车的车窗、天窗、通风机或刮雨器。此外,该对比文献描述了雨量 检测系统,其中使用LED光源。该LED光源由具有预定频率的周期控制 信号控制。对该LED光源发射的光的分析是根据锁相(Lock In)方法 使用相敏放大器来进行的。
由US 2007/058170 A1公知一种用于借助分光镜确定表面特征和产 品特征的方法和系统,用于快速检测产品特征和/或所期望的分析物的 存在或不存在以及该分析物的浓度。在此,同时利用不同波长的光脉冲 序列照射感兴趣的目标表面。由目标表面反射的光由传感装置来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8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