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瓦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08526.4 | 申请日: | 200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9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小栗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鹤弥 |
主分类号: | E04D1/16 | 分类号: | E04D1/16;C04B33/32;C04B33/3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平板瓦,其是陶瓷制的平板瓦(1),其特征在于,在瓦本 体(2)的一侧具有下重叠部(3),在瓦本体的另一侧具有上重叠部(4), 在瓦本体(2)的背面形成向下方突出地与屋板面(20)相接的瓦本体 支撑腿(11),在下重叠部(3)的背面形成沿流动方向延伸或沿流动 方向分散存在、且向下方突出地与屋板面(20)相接的下重叠部支撑 腿(12),在下重叠部(3)的流动方向中间部、在从下重叠部(3)的 头部侧边向后部侧进入下重叠部(3)的流动方向长度的30-70%的范 围内、形成用于向屋板面(20)或楔木(23)钉钉的下重叠部钉孔(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瓦,其特征在于,下重叠部钉孔(13) 以在瓦厚方向贯通下重叠部支撑腿(12)的方式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瓦,其特征在于,下重叠部支撑腿(12) 是在下重叠部(3)的背面沿流动方向连续延伸的肋状的下重叠部支撑 腿(1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瓦,其特征在于,下重叠部支撑腿(12) 是在下重叠部(3)的背面沿流动方向间断延伸的分开肋状的下重叠部 支撑腿(1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瓦,其特征在于,下重叠部支撑腿(12) 是遍及下重叠部(3)背面的流动方向长度的大半区域分散形成的多个 分散点状的下重叠部支撑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瓦,其特征在于,下重叠部支撑腿(12) 是在下重叠部(3)的背面沿流动方向连续延伸的肋状的下重叠部支撑 腿(12),
在肋状的下重叠部支撑腿(12)中的下重叠部钉孔(13)的对应 处形成缺口部(15),在该缺口部(15)的底部开设下重叠部钉孔(13), 在该缺口部(15)挂上楔木(23),从下重叠部钉孔(13)向该楔木(23) 上钉入钉(14)。
7.一种平板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用含水率为4~12%的粘土对平板瓦(1)进行干式成形的工序, 该平板瓦(1)在瓦本体(2)的一侧具有下重叠部(3),在瓦本体(2) 的另一侧具有上重叠部(4),在瓦本体(2)的背面形成向下方突出地 与屋板面(20)相接的瓦本体支撑腿(11),在下重叠部(3)的背面 形成沿流动方向延伸或沿流动方向分散存在、且向下方突出地与屋板 面(20)相接的下重叠部支撑腿(12),在下重叠部(3)的流动方向 中间部、在从下重叠部(3)的头部侧边向后部侧进入下重叠部(3) 的流动方向长度的30-70%的范围内、形成用于向屋板面(20)或楔 木(23)上钉钉的下重叠部钉孔(13),
在所述平板瓦(1)的可见面部分涂布釉料的工序,
以使瓦本体支撑腿(11)及下重叠部支撑腿(12)成为下侧的水 平姿态、将所述平板瓦(1)直接放置在辊底炉(31)的炉辊(35)上, 烧成该平板瓦(1)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鹤弥,未经株式会社鹤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85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