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电视接收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09425.9 | 申请日: | 200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9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资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2F1/133;G09G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液晶 电视接收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显示部划分为多个区域、按照每个区域来分别对扫描信号 线进行扫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随着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的高清晰化而产生的对 各像素的写入时间缩短和随着显示装置的大型化而产生的信号波形的钝化, 提出了将显示部分割成多个区域、分别驱动各区域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 献1(参照图16)中揭示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将显示部分割成包含 多根源极线(HS1~HSm)及多根栅极线(G1~G(n/2))的第一区域、和包 含多根源极线(HS1′~HSm′)及多根栅极线(G(n/2+1)~Gn)的第二区 域,设置了驱动第一区域的源极驱动器102及栅极驱动器103,并且设置了驱 动第二区域的源极驱动器102′及栅极驱动器103′。以下,将栅极线G(n/2) 设为G540,将栅极线G(n/2+1)设为G541,将Gn设为G1080。
可考虑对图16所示的显示部的各扫描信号线进行以下的驱动:即,例如 图14所示的那样,使伴随着第N帧的显示的G1(位于第一区域的最前端的扫 描信号线)的扫描、和伴随着第N帧的显示的G541(位于第二区域的最前端 的扫描信号线)的扫描的定时相同,使伴随着第N帧的显示的G540(位于第 一区域的末尾的扫描信号线)的扫描、和伴随着第N帧的显示的G1080(位 于第二区域的末尾的扫描信号线)的扫描的定时相同,但是若这样做,则存 在看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偏移的问题。这是因为,G540、G541在通常 显示时(不进行区域分割而依次对一个画面进行扫描的情况)是连续进行扫 描的,但在图14中偏移了通常显示时的半帧期间的量来进行扫描。
为了解决该问题,可考虑对上述显示部的各扫描信号线进行如图15那样 的驱动,即,接着伴随着第(N+1)帧的显示的G540(位于第一区域的末尾 的扫描信号线)的扫描,开始伴随着第(N+1)帧的显示的G541(位于第二 区域的最前端的扫描信号线)的扫描。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11-102172号公报(公开日: 1999年4月13日)」
发明内容
然而,若对各扫描信号线进行图15那样的驱动,则本发明的申请人发现 存在以下的问题。即,在从对第一区域的末尾的G540进行扫描到对其最前端 的G1进行扫描为止的期间(第一区域的消隐期间)中,仅对第二区域的扫描 信号线(G541、G542…)进行扫描,另一方面,若开始对G1的扫描,则对 第一区域的扫描信号线(G1、G2…)和第二区域的扫描信号线(G545、 G546…)进行扫描,导致产生:在对本线进行扫描时、其他区域的扫描信号 线中进行了扫描的扫描信号线(G1至G536、G545至G1080);和在对本线 进行扫描时、其他区域的扫描信号线中未被扫描的扫描信号线(G537至 G544)。其结果是,对扫描信号线(G537至G544)进行扫描时的栅极驱动 器103、103′的负荷小于对扫描信号线(G1至G536、G545至G1080)进行扫 描时的栅极驱动器103、103′的负荷,可能会观察到扫描信号线(G537至G544) 的部分成为条状的不均匀。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出了以下结构:即, 在将显示部分割为第一及第二区域、分别对各区域进行驱动的显示装置中, 难以观察到中央部的条状的不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94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配器
- 下一篇:用于监视调试事件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