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接用实心焊丝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9619.9 | 申请日: | 2008-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8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名古秀德;武田裕之;冈崎喜臣;末永和之;中西浩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B23K35/30 | 分类号: | B23K35/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宝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实心 焊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以9%镍钢为主的极低温用钢的焊接的铁基焊接用实 心焊丝及其焊接金属。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以极低温用钢为对象进行 焊接时的、形成极低温特性优异的焊接接头部的极低温用钢焊接用共金系 实心焊丝及其焊接金属。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9%镍钢是在直到-196℃以下的极低温下使用的高张力 钢,是具有高的屈服应力和卓越的低温韧性的钢,作为极低温用钢广泛应 用于LNG及液氮、液氮等的储藏罐或关联设备等。这样,9%镍钢具有 优异的极低温韧性,为了活用该特长,当然对其焊接接头部也要求同程度 的极低温特性。
根据这种背景,迄今为止对极低温用钢的焊接技术进行了各种各样的 研究,但从满足经济性和极低温特性两者的立场考虑,大多有不充分的方 面。例如,认为只要用与极低温用钢类似的成分的焊丝(所谓共金系焊丝) 焊接极低温用钢,就可以得到极低温特性优异的焊缝,但是现实的焊接法 中,焊接后不能确保稳定的低温韧性。此外,极低温钢的焊接结构物在焊 接结束后使其韧性恢复的热处理极其困难,所以与极低温用钢类似的成分 的焊丝并不实用。
因此,在进行极低温用钢的焊接的时候,大多主要使用高镍合金焊丝。 但是,使用了高镍合金焊丝的焊缝,在焊接后在虽然-196℃以下也显示 出优异的韧性,但抗拉强度、特别是0.2%屈服应力与9%镍钢(母材)相 比是极低的。其结果是,作为70kg/mm2级高张力钢必须使用9%镍钢, 因为焊接接头部的强度低,设计应力也不得不相应下降。为了确保其强度, 必须使焊接结构物整体的板厚增大,这是不利的。
因而,只要使用高镍合金焊丝,不能充分活用9%镍钢的高强度不可 回避焊接结构物的板厚增加、高价的高镍合金焊丝的消耗量增大这样的双 重经济负担。而且,在高镍合金的焊接中,除高温裂纹的问题随之而来以 外,由于成分和作为母材的9%镍钢大不相同,还会产生热膨胀系数差带 来的热疲劳的问题。
根据以上的理由,尽管9%镍钢作为极低温用钢具备卓越的性能,但 其应用范围明显地被限制,这是实情。
关于前述的使用和9%镍钢母材类似成分的共金系焊丝的焊接技术, 一直以来在实施用于提高焊接接头部的极低温特性的研究。例如日本国公 开特许公报:54-76452等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即:着眼于该共金系焊丝 的化学成分,特别是通过将焊丝中的镍、锰、硼、氧等的含量调节、限制 在适当范围来改善前述的问题。但是该方法中,虽然报告了以JIS-Z-3111 为标准的摆锤冲击试验的焊接接头部的低温韧性改善结果,但该结果是仅 对整体的吸收能量进行了评价的结果,而没有致力于作为实际的大型焊接 结构物,为确保安全性所必要的对龟裂发生的解决方法的研究。因而,就 该方法而言,仅在吸收能量的评价中得到了满足其基准的充分的低温韧 性,但关于进一步后述的反映现实的龟裂发生的乃龟裂发生强度(龟裂抑 制强度)仍有改善的余地。
另外,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53-1182412等中以提案对焊接施工进 行研究来改善焊接接头部的低温韧性的方法。即,该文献中公开了以下方 法,即:在进行了多层堆焊后,将最终层的焊道冷却至150℃以下,接着 用惰性气体对所述最终层的焊道表面进行保护,同时用来自非消耗电极的 弧光使其再次熔融。该方法可得到坡口的中央部(下层部)被上层部焊接 时的热循环适度地热处理的效果,所以下层不的低温韧性被提高,但在最 终层不能期待该热处理效果,因此要通过将该最终层再次熔融加以热处 理,使其低温韧性提高。但是该方法存在焊接施工中工数增加之类的问题。 严格地讲,只是停留在焊接接头部的最终焊接层得到部分性的低温韧性的 改善上。因而,该方法中自然而然地存在对于支配焊缝的特性的焊接金属 整体的低温韧性提高,具有界限之类的问题。另外,该方法中也只是对和 所述先行技术同样地通过简单的摆锤冲击试验或COD试验确认低温韧性 的改善效果进行了确认,作为实际的大型焊接结构物,为确保其安全性所 必要的对龟裂发生的解决方法还有改善的余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96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抛光垫
- 下一篇:以最少掺合物集结、覆盖或硬质焊敷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