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净化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9719.1 | 申请日: | 200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8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金现禹;文正民;徐正尚;金景俌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潘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净化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适于通过过滤器组件初 步滤出各种类型异物(比如灰尘)以及自动清除已经滤出的异物的新型空 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通常,空气净化器指的是用于吸入受污染的室内空气、对其进行净 化并将其排出到室内大气的设备。
近来,空气净化器在净化室内空气时不仅收集灰尘和微生物而且清 除气味。
图1图示了传统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结构。
参照图1,传统的空气净化器包括主体10、过滤器组件30、抽吸装 置(未图示)和前板20,所述过滤器组件30定位在主体10内部并靠近 前方而且设置有相互堆叠的各种过滤器,所述抽吸装置定位在主体10 内部并靠近后方以对所吸入和排出的空气进行引导,所述前板20用于 选择性地露出主体10内部的前表面。
室内空气经由形成在主体10的侧表面上的空气入口11被吸入,并 相继穿过过滤器组件30和抽吸装置。净化过的空气经由形成在主体10 的上表面上的空气出口12排出到室内大气。
主体10具有定位在其中的灰尘传感器单元13,以感测过滤器组件 30收集到的灰尘量。
然而,传统的空气过滤器存在的问题是大量灰尘从室内空气中被滤 出并积聚在构成过滤器组件30的、靠近空气入口定位的其中一个过滤 器主体的表面上。这需要经常清洁。
结果,必须将用于清除灰尘的过滤器用作过滤器组件的、靠近空气 入口定位的过滤器主体。
特别是,当吸入的颗粒尺寸较大时,这些颗粒会附着在过滤器主体 的表面上,使得空气吸入效率明显降低。
当从空气净化器拆离整个过滤器组件30以从过滤器主体表面清除 灰尘时,灰尘可能飞散并污染室内大气。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而,针对上述问题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 空气净化器以及操作该空气净化器的方法,所述空气净化器适于清除已 经吸入主体并积聚在过滤器主体的表面上的各种类型的异物(比如灰 尘),而且在必要时或定期地将清除出的异物收集在期望的地方。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主体壳,所 述主体壳具有前开口并容纳空气抽吸单元和过滤器组件;前板,所述前板 用于露出/覆盖所述主体壳的所述前开口;过滤器盖,所述过滤器盖安装在 所述过滤器组件的前表面上;筛网式过滤器主体,所述筛网式过滤器主体 安装在所述过滤器盖的前表面上以从流入所述过滤器组件的空气中滤出 异物;和旋转刷单元,所述旋转刷单元安装在所述前板的内壁表面上以 面对所述筛网式过滤器主体的前表面并适于在与所述筛网式过滤器主 体的所述前表面保持接触的同时进行旋转。
所述过滤器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具有形成在中央部使得空气能 够穿过的开口;和多个支撑肋,所述支撑肋形成为沿径向跨过所述盖体 的开口。
在所述盖体的形成有所述开口的区域的下部上形成有下落引导单 元,以对由所述旋转刷单元从所述筛网式过滤器主体的所述前表面分离 的下落异物进行引导,并且灰尘收集器在所述主体壳的内部空间中定位 于所述过滤器组件的靠近前部的底部空间中,以收集由所述下落引导单 元引导的下落异物。
所述下落引导单元包括突出式的止挡突起和单体的止挡肋以及封 闭板,所述止挡突起和所述止挡肋分别在形成于所述盖体的开口中的所 述支撑肋中的两个相邻的支撑肋上形成,所述封闭板封闭两个肋之间的 空间,所述止挡突起和所述止挡肋形成在两个肋上,而且所述止挡肋沿 着两个支撑肋中的一个支撑肋突出,参照所述旋转刷单元的旋转方向, 所述旋转刷单元首先经过所述一个支撑肋。
在所述灰尘收集器的后表面和所述过滤器盖的前表面的相应部分 上分别定位有附接单元,以附接并固定所述灰尘收集器,所述附接单元 包括彼此对应的两个磁铁或者包括彼此对应的磁铁和金属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旋转刷单 元,所述旋转刷单元安装成通过选择性控制而旋转,所述旋转刷单元在 与过滤器组件的前表面上安装的筛网式过滤器主体的表面保持接触的 同时进行旋转以从所述筛网式过滤器主体的表面擦去诸如灰尘的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97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