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立体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9946.4 | 申请日: | 200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6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M·G·H·希丁克;S·T·德兹沃特;O·H·威廉森;M·C·J·M·维森伯格;T·C·克拉恩;M·J·R·奥普德比克;R·T·J·穆伊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周红力;谭祐祥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立体 显示 设备 | ||
1.一种用在自动立体显示设备中的布置,该设备具有图像形成装置(103),该图像形成装置(103)包括用于产生显示的显示像素(105)的阵列,所述布置包括:
视图形成装置(109),其设置与图像形成装置(103)配准并且具有视图形成元件(111)阵列,该视图形成元件(111)的每一个可配置为将显示像素(105)的分组的输出聚焦到多个视图,所述视图在不同方向向用户投影;以及
视图偏转装置(117),其定位成与视图形成装置(109)配准,该视图偏转装置(117)被设置为可选择地改变所述多个视图朝用户投影的方向,
其中该视图偏转装置(117)包括至少一个双折射棱镜(117a),该双折射棱镜(117a)对于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光而言具有第一折射率并且对于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的光而言具有第二折射率,该视图偏转装置(117)进一步包括与双折射棱镜(117a)配准的偏振开关(117c),以便为该双折射棱镜(117a)提供具有第一或第二偏振方向的显示光。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布置,其中偏振开关(117c)包括可切换的偏振旋转器,其被设置为可选择地将所透射的光的偏振方向从第一方向改变为第二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布置,其中可切换偏振旋转器包括位于透明电极之间的液晶材料。
4.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的布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双折射棱镜(117a)包括用于接收进入该棱镜的光的第一表面和用于将光从该棱镜透射出去的第二表面,该棱镜的第一和第二表面限定了一个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布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双折射棱镜(117a)设有邻近于棱镜(117a)的第二表面设置的相应接口材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布置,其中接口材料层与相应的双折射棱镜(117a)相比更加光学各向同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布置,其中接口材料层对于具有第一和第二偏振方向的光来说具有相同的折射率,并且该接口材料层的折射率基本上是第一或第二折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5-7的任一项的布置,其中接口材料层限定了第二棱镜(117b),该第二棱镜(117b)具有邻近双折射棱镜(117a)的第二表面设置的第一表面以及平行于双折射棱镜(117a)的第一表面设置的第二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布置,包括双折射棱镜(117a)和第二棱镜(117b)的阵列,每个棱镜具有锯齿布置。
10.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的布置,其中视图形成装置(109)可配置为在以基本恒定的角度分隔的方向上投影多个视图,并且其中视图偏转装置(117)被设置为可选择地改变所述以基本恒定角度投影多个视图的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布置,其中由视图形成装置(109)投影的多个视图之间的角度基本上是视图偏转装置(117)改变所述多个视图的角度的两倍。
12.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的布置,其中视图形成元件(111)的阵列包括凸透镜阵列并且其中视图形成装置(109)被设置为邻近该凸透镜的平表面或邻近该凸透镜的凸表面。
13.一种自动立体显示设备,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103),其具有用于产生显示的显示像素(105)的阵列;以及
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与图像形成装置(103)配准提供的布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多视图自动立体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驱动装置(119),其被设置为利用多个视图的显示数据驱动图像形成装置(103),并且控制视图偏转装置(117)以在不同方向上投影所述多个视图。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自动立体显示设备,其中驱动装置(119)被设置为利用第一和第二多个视图的显示数据驱动图像形成装置(103),并且控制视图偏转装置(117)以在不同方向上投影第一和第二多个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99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