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疫苗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1313.7 | 申请日: | 2008-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0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W·R·巴罗;J·D·科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兰素史密丝克莱恩生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015 | 分类号: | A61K39/015;A61P3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志东;郭文洁 |
地址: | 比利时里***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疫苗 | ||
本发明涉及疟疾抗原的新用途,用以赋予对疟疾的免疫性。本发明特别地涉及来自恶性疟虫(P.falciparum)的环子孢子蛋白(CS蛋白)或其片段,用以为婴幼儿赋予对虐疾的免疫性。
疟疾是全球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在20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之抗疟活动的开展,使得疟疾从全球大部分地区得以根除,疟疾的影响范围从全球面积的50%减少到27%。虽然如此,若考虑到人口增长,预计在2010年,世界人口的半数,大约35亿人将生存在疟疾传播的区域1。目前的估计表明,每年将会有超过100万人死于疟疾,仅仅非洲地区的经济损失就非常惊人,每年至少达到几十亿美金左右2。
这些数据表明全球疟疾危机非常严重,成为世界卫生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全球出现的对现有可用的、曾经高效药物的抗药性的出现,到健康系统的削弱和机能不全导致的资源匮乏等等,此危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不能发现控制此疾病的方法,那么全球改善健康状况和提高儿童存活率、降低贫困、促进安全感、强化易感人群的努力就将功亏一篑。
本病最严重的类型之一是由原生寄生虫类恶性疟虫(Plasmodiumfalciparum)导致的,这是由疟疾导致死亡的主因。
疟虫(Plasmodium)的生命周期是复杂的,需要两个宿主,人和蚊子来完成。人类的感染是由引入叮咬的、已被感染的蚊子唾液中的子孢子(sporozoite)而启动的。子孢子转移到肝脏,并在那里感染肝细胞,在此分化和繁殖,通过细胞内的红细胞外发育期,进入裂殖子阶段,在此阶段感染红细胞(RBC)以启动无性繁殖血液阶段的循环复制。RBC内的许多裂殖子分化到有性阶段配子细胞后,被蚊子摄入,在蚊子中肠内经过一系列阶段发育成为子孢子后迁移至唾液腺,至此此循环结束。
疟虫子孢子阶段被确定为疟疾疫苗的可能靶点。采用灭活(辐射后)子孢子进行免疫,已经显示诱导了针对实验性人类疟疾的保护作用(Am.J,Trop.Med.Hyg 24:297-402,1975)。但是,实际上和逻辑上,还不可能基于此方法、应用辐射后子孢子制造用于民众的疟疾疫苗。
已知子孢子主要的表面蛋白是环子孢子蛋白(CS蛋白)。认为该蛋白在子孢子从最初通过蚊子感染的部位进入到循环、由此迁移至肝脏的过程中,参与子孢子的运动性和侵袭性。
疟虫类的CS蛋白的特点是具有中心重复结构域(重复区),侧面与非重复氨基(N端)和羧基(C端)片段相连。恶性疟虫的CS蛋白具有高度保守的中心重复区。
一些团体已经提出基于各种形式或者部分的CS蛋白的亚基疫苗。这些疫苗中的两种仅仅基于中心重复序列,20世纪80年代早期就已经经过临床检测,其中之一为合成肽,另一为重组蛋白(Ballou et al Lancet:June 6(1987):1277和Herrington et al Nature 328:257(1987))。这些疫苗成功激发了抗子孢子反应。但是,反应程度令人失望,有些疫苗根本不发生任何反应。此外,后续注射后并没有出现“加速”抗体水平,体外淋巴细胞繁殖实验结果表明多数志愿者的T细胞没有识别免疫显性重复序列。进而,这两种疫苗的效力非常之微,只有一名被免疫的志愿者未患上寄生虫血症。这些疫苗因此而未能继续得到开发。
WO 93/10152和WO 98/05355公开了衍生自恶性疟虫CS蛋白的疫苗,明确利用该专利所述方法朝着抗恶性疟虫的预防接种有了一些进展,类似内容也可见于Heppner et等文章(2005,Vaccine 23,2243-50.)。
对于多种柱,例如NF54株,克隆3D7,来自恶性疟虫的CS蛋白已经被克隆、表达并且测序(Caspers等,Mol.Biochem.Parasitol.35,185-190,1989)。来自株3D7的蛋白特征为具有中心免疫显性重复区域,包括四肽Asn-Ala-Asn-Pro重复40次,但有四个次要重复序列Asn-Val-Asp-Pro散布其中。其他株中,主要和次要重复区域的数量不同,其相对位置也不同。这种中心蛋白两侧N和C端蛋白由非重复性氨基酸序列构成,被称为为CS蛋白的非重复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兰素史密丝克莱恩生物有限公司,未经葛兰素史密丝克莱恩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13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喷油螺杆式压缩机的防漏油轴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潜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