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粒状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1417.8 | 申请日: | 2008-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1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西口大介;大槻敬;山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18/75 | 分类号: | C08G18/75;B29C41/18;B60R13/02;C08L7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状 聚氨酯 树脂 组合 及其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粒状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具体而言涉及 适合中空模塑(slush molding)的粒状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及由该粒状 聚氨酯树脂组合物成型得到的成型品。
背景技术
由于中空模塑能够容易地成型复杂形状的制品、能够使壁厚均 匀、材料的成品率良好,所以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部装饰品等的成型。
中空模塑用材料常年以来一直使用软质的聚氯乙烯粉末,但在 增塑剂的凝固点以下破坏手感,另外也存在随时间延长导致增塑剂 脱去由此使由表皮收缩导致的尺寸变化增大等不良情况,因此正在 广泛研究使用聚氨酯树脂粉末代替软质的聚氯乙烯粉末。
例如,提出了一种中空模塑用粉末组合物,所述中空模塑用粉 末组合物通过将乙烯基单体的水分散液混合在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的 水分散液中进行聚合而制成,含有具有由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形成的 芯层和由乙烯基单体的聚合物形成的壳层的芯壳粒子(例如参见下 述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964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汽车内部装饰品等要求更好的触感、外观设计性及长期 耐热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粒状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及由该粒状聚氨 酯树脂组合物成型得到的成型品,所述粒状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可以 生产效率良好地中空模塑形成触感、外观设计性及长期耐热性优异 的成型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粒状聚氨酯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 于,含有热塑性聚氨酯树脂,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具有由多异氰 酸酯与扩链剂反应形成的硬链段,所述多异氰酸酯以相对于异氰酸 酯基的总摩尔数为50摩尔%以上的比例含有1,4-双(异氰酸甲酯 基)环己烷的异氰酸酯基。
另外,优选本发明的粒状聚氨酯树脂组合物的差示扫描量热计 测定的凝固温度为0~140℃。
另外,优选本发明的粒状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利用流动试验仪测 定的流动开始温度为100~180℃。
另外,优选本发明的粒状聚氨酯树脂组合物还含有热交联性单 体。
另外,优选本发明的粒状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含有相对于100质 量份上述热交联性单体为0.1~6质量份的阻聚剂。
另外,本发明的粒状聚氨酯树脂组合物中,优选上述热塑性聚 氨酯树脂含有由高分子量多元醇与乙烯基单体反应得到的乙烯基单 体改性多元醇。
另外,优选本发明的粒状聚氨酯树脂组合物用于中空模塑。
本发明的成型品的特征在于通过将上述粒状聚氨酯树脂组合物 进行中空模塑而得到。
优选本发明的成型品为汽车内部装饰品。
利用本发明的粒状聚氨酯树脂组合物,能够生产效率良好地中 空模塑成型品,所述成型品在中空模塑时的熔融性及成型后对模的 脱模性优异,触感(手感)、外观设计性及长期耐热性优异。因此, 本发明的成型品具有优异的触感(手感)、外观设计性及长期耐热 性。因此,本发明的粒状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在进行中空 模塑的各领域、例如汽车内部装饰品等中有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粒状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含有热塑性聚氨酯树脂,所述 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具有由多异氰酸酯与扩链剂反应形成的硬链段, 所述多异氰酸酯(以下称作上述多异氰酸酯)以相对于异氰酸酯基 的总摩尔数为50摩尔%以上的比例含有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 己烷的异氰酸酯基。
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只要具有由上述多异氰酸酯及扩链剂形成的 硬链段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由上述多异氰酸酯、高分 子量多元醇(即大分子多元醇)及扩链剂反应合成的热塑性聚氨酯 树脂。
该热塑性聚氨酯树脂通过上述多异氰酸酯及高分子量多元醇反 应形成软链段,通过上述多异氰酸酯及扩链剂反应形成硬链段。
在本发明中,上述多异氰酸酯以相对于异氰酸酯基的总摩尔数 为50摩尔%以上、优选70摩尔%以上、更优选80摩尔%以上、特 别优选90摩尔%以上的比例含有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的 异氰酸酯基。最优选含有100摩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14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度可调护栏转角接头
- 下一篇:双面吸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