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颗粒填充剂的非织造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1542.9 | 申请日: | 200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0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C·韦伯;M·罗特;G·沙尔芬贝格尔;R·瓦格纳;P·克里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弗罗伊登伯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明海 |
地址: | 德国魏***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颗粒 填充 织造 材料 | ||
1.一种层片,具有由一种非织造织物组成的一种基础结构,该基础结构由纤维(1)构成并且具有由这些纤维(1)形成的多个第一孔(2),该基础结构至少部分地填充有颗粒(3),这些颗粒(3)至少部分地填充了这些第一孔(2)并形成由颗粒(3)填充的多个区域(4),其特征在于,在这些填充区域(4)内的这些颗粒(3)形成了多个第二孔(5),这些颗粒(3)的平均直径大于大多数的这些第二孔(5)的平均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片,其特征在于,这些颗粒(3)在构形上是球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片,其特征在于,这些颗粒(3)在该基础结构中形成了一种片状的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片,其特征在于,这些填充区域(4)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成为带有这些颗粒(3)的基础结构的一个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片,其特征在于,这些颗粒(3)通过一种粘合剂与该非织造织物相联结,该粘合剂由选自下组的有机聚合物组成,该组的构成为:聚酯类、聚酰胺类、聚醚类、聚羧酸酯类、多元羧酸类、聚乙烯基化合物类、聚烯烃类、橡胶类、卤化聚合物和不饱和的聚合物以及还有它们的共聚物和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片,其特征在于,这些颗粒(3)通过一种粘合剂与该非织造织物相联结,该粘合剂由选自下组的有机聚合物组成,该组的构成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酰胺以及上述物质的共聚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醚类、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氨酯、丁腈橡胶(NBR)、丁苯橡胶(SBR)、胶乳、氟化聚合物、氯化聚合物、硅氧烷类、甲硅烷基化合物、硅烷类以及还上述物质的共聚物和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片,其特征在于,该粘合剂的熔点是低于这些颗粒(3)和/或这些纤维(1)的熔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片,其特征在于,这些颗粒(3)具有在从0.01μm至10μm的范围内的平均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片,其特征在于,这些颗粒(3)是用选自下组的有机聚合物制造的,该组的构成为:聚缩醛类、聚环烯烃共聚物、聚酯类、聚酰亚胺类、聚醚酮类、多元羧酸类、聚羧酸酯类、橡胶类、卤化聚合物和不饱和聚合物以及还有它们的共聚物和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片,其特征在于,这些颗粒(3)是用选自下组的有机聚合物制造的,该组的构成为:聚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偏氟乙烯、聚酯、氟化聚合物、氯化聚合物、聚四氟乙烯、全氟-乙烯-丙烯(FEP)、聚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丙烯酸酯、腈-丁二烯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醚酰胺类、聚醚酰亚胺类、聚醚酮类、丁苯橡胶、EPDM橡胶、氟化橡胶以及上述聚合物的共聚物和混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片,其特征在于,这些颗粒(3)是无机颗粒或其中这些颗粒(3)中的一些是无机颗粒并且一些是有机颗粒。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片,其特征在于,这些无机颗粒是选自下组,该组的构成为:金属氧化物类、金属氢氧化物类以及硅酸盐类,特别是铝的氧化物类、硅的氧化物、沸石类、钛酸盐类和/或钙钛矿类。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片,其特征在于,该非织造织物的这些纤维(1)是用选自下组的有机聚合物制造的,该组的构成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腈、聚偏氟乙烯、聚醚醚酮、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砜、聚酰亚胺、聚酯、聚丙烯、聚甲醛、聚酰胺、聚偏氟乙烯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片,其特征在于,该非织造织物的这些纤维(1)的平均长度比它们的平均直径超过至少为二或更大的一个因数、优选超过多倍。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片,其特征在于,该非织造织物的这些纤维(1)中的至少90%具有不超过12μm的平均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弗罗伊登伯格公司,未经卡尔·弗罗伊登伯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15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基板结构
- 下一篇:根据触摸信号来显示菜单信息的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