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1706.8 | 申请日: | 2008-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7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堀直通;上岛伸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邦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G23/00 | 分类号: | C01G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平元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金属 盐化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至少包括下述工序:
第1工序,将钛化合物和碱金属化合物混合,对所得混合物进行烧结, 制成烧结物;以及
第2工序,向通过该第1工序得到的烧结物中加入下述量的碱金属化 合物并进行混合,对所得混合物进行烧结,
其中,所述碱金属化合物的量通过下述方法算出,
准备多份组成比不同的所述所期望组成的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和其它 化合物的混合物,所述其它化合物为氧化钛以及与所述所期望组成的碱金 属钛酸盐化合物不同的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第1步骤,求算所述所期望组成的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和所述其它化 合物的组成比与所述所期望组成的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和所述其它化合物 的X射线衍射的最强干涉线的强度比的关系式,
第2步骤,求算经所述第1工序制得的所述所期望组成的碱金属钛酸 盐化合物和所述其它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的最强干涉线的强度比,
第3步骤,将该通过第2步骤求得的强度比代入经所述第1步骤求得 的关系式中,由此计算通过所述第1工序制得的所述所期望组成的碱金属 钛酸盐化合物和所述其它化合物的组成比,
根据该经第3步骤求得的组成比算出所述烧结物中其它化合物的量, 从而算出将该其它化合物制成所期望组成的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所需的碱 金属化合物的量。
2.一种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至少包括下述工序:
第1工序,将钛化合物和碱金属化合物混合,对所得混合物进行烧结; 以及
第2工序,向通过该第1工序得到的烧结物中加入下述量的碱金属化 合物,并将所得混合物分散于溶剂中形成浆料,将该浆料喷雾干燥,对经 该喷雾干燥得到的粉末进行烧结,
其中,所述碱金属化合物的量通过下述方法算出,
准备多份组成比不同的所述所期望组成的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和其它 化合物的混合物,所述其它化合物为氧化钛以及与所述所期望组成的碱金 属钛酸盐化合物不同的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第1步骤,求算所述所期望组成的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和所述其它化 合物的组成比与所述所期望组成的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和所述其它化合物 的X射线衍射的最强干涉线的强度比的关系式,
第2步骤,求算经所述第1工序制得的所述所期望组成的碱金属钛酸 盐化合物和所述其它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的最强干涉线的强度比,
第3步骤,将该通过第2步骤求得的强度比代入经所述第1步骤求得 的关系式中,由此计算通过所述第1工序制得的所述所期望组成的碱金属 钛酸盐化合物和所述其它化合物的组成比,
根据该经第3步骤求得的组成比算出所述烧结物中其它化合物的量, 从而算出将该其它化合物制成所期望组成的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所需的碱 金属化合物的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 所述的钛化合物是氧化钛,所述碱金属化合物是钾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 所述第1工序中的烧结温度高于所述第2工序中的烧结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 述第1工序中的烧结温度是1000℃至1300℃,所述第2工序中的烧结温度 是800℃至10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 述所期望组成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是呈棒状、柱状、圆柱状、长方形和/或 片状的六钛酸钾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碱金属钛酸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 述其它化合物为氧化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邦钛株式会社,未经东邦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17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