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2078.5 | 申请日: | 200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8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川添大辅;米泽胜;海老原正春;高桥正敏;山口成人;向井靖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刘春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具有净化室内空气的空气清洁功能的室内机的空 调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空调机是具有除臭功能的空调机,例如通过设置在室内机 的吸入口的空气清洁用的预过滤器吸附臭气成分,通过设置在送风路 径的途中的具有氧化分解功能的除臭单元吸附臭气成分。
但是,具有除臭功能的空调机,由于是去除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 中含有的臭气成分而进行除臭,因而不能够去除室内空气中含有的臭 气成分以及附着于窗帘和墙壁等的臭气成分。
因此,一种提案的空调机是,在室内机的送风路径设置静电雾化 装置,并将利用静电雾化装置产生的粒径为纳米尺寸的静电雾和空气 一起吹送到室内,去除室内空气中包含的臭气成分,以及附着于窗帘 和墙壁等的臭气成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2)。
在这种空调机中,静电雾化装置配置在吸入口或吹出口附近,或 热交换器或室内风扇的下游侧。
此外,作为静电雾化装置,其包括利用毛细管现象输送水的输水 部,向输水部供给在吸热面冷却空气而产生的结露水的热交换部,对 输水部输送的水施加电压的施加电极,与输水部相对的相对电极,在 施加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的高电压施加部,从而能够在不 补充水的情况下持续使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828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2342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5-1315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空调机制冷时,通过室内机的热交换器的低温空气的相对湿度 高,例如在静电雾化装置中,具备用于补充水分的珀尔帖元件的情况 下,由于不仅在珀尔帖元件的销状放电电极而且整个珀尔帖元件容易 产生结露,因此不能保证向珀尔帖元件施加高电压本身的高安全性。 另一方面,在加热时,由于通过热交换器的高温空气的相对湿度低, 因此在放电电极不结露的可能性很高。
因此,如专利文献1或2记载的空调机那样,静电雾化装置构成 为被配置在吸入口或吹出口附近、热交换器或者室内风扇的下游侧, 在与运转模式无关地也就是与季节无关地利用静电雾化现象可靠地产 生静电雾的同时保证高的安全性这一方面,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此外,由于静电雾化装置利用放电现象产生静电雾,因此必然伴 随放电声音,但是专利文献1或2记载的空调机没有考虑降低放电声 音。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这些问题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静音空调机,能够可靠地产生静电雾,同时提高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机,其包括具有净化室 内空气的空气净化功能的室内机,上述空调机的特征在于:上述室内 机包括: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去除从该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中包含 的灰尘的预过滤器;与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输送在热 交换器中已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的室内风扇;将从该室内风扇吹送的 空气吹出的吹出口;和将上述吸入口与上述吹出口连通的主流路,还 包括:至少绕过上述热交换器而与上述主流路连通的旁通流路;将该 旁通流路与上述主流路分开的分隔壁;以及设置在上述旁通流路的用 于产生静电雾的静电雾化装置。
此外,将旁通流路的吹出口设置在通过主流路的空气流被吸引的 负压部。
此外,旁通流路的吹出口配置在室内风扇的下游侧。
旁通流路的吸入口设置在预过滤器和热交换器之间。
此外,静电雾化装置被收容在一个壳体中,静电雾化装置具有产 生静电雾的静电雾化单元、和向静电雾化单元的放电电极施加高电压 的高压电源,静电雾化单元具有放电电极、相对电极、珀耳帖元件和 促进从该珀尔帖元件散热的散热部。
旁通流路由壳体、与壳体连接的旁通吸入管和旁通吹出管构成。
此外,在从正面看室内机时,流过壳体的空气流的方向平行于流 过主流路的空气流的方向。
此外,优选地是在分隔壁的旁通流路侧设置有换气风扇单元,从 室内机的正面看,壳体相邻配置在与换气风扇单元重叠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2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游离氯的膜传感器
- 下一篇: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