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操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2362.2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5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椎名晶彦;中冈正树;辻泰明;齐藤安弘;土持顺;大槻荣高;山川知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1/16;F16H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操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可改变转向轮的转向角相对操舵部件的操舵角的传动比的传动比可变机构的车辆用操舵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具备能够改变输出旋转角相对输入旋转角的传动比的传动比可变机构的车辆用操舵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操舵装置的传动比可变机构具备谐波齿轮机构,在转向轴的径方向上排列有谐波发生器、柔轮和刚轮。
专利文献2的传动比可变机构具备:在上部转向轴上被限制旋转的第一齿轮;在下部转向轴上被限制旋转的第四齿轮;和具有相对于第一和第四齿轮的旋转轴线倾斜的轴线的摆动齿轮。在摆动齿轮的外圈齿轮部的两端形成有第二和第三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259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8271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170624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谐波发生器、柔轮、刚轮在转向轴的径方向上排列,此外,由于谐波发生器为椭圆形形状,所以在长轴方向上较长,结果,使传动比可变机构在转向轴的径方向上变得大型。
在专利文献2的构造中,由于在摆动齿轮的外圈齿轮部的两端形成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以这些第二和第三齿轮的直径大。因而,用第一和第四齿轮从轴方向两侧支承外圈齿轮部时的径方向支承间距较长,外圈齿轮部的支承刚性变低。此外,第二和第三齿轮的直径变大,结果导致这些第二和第三齿轮驱动时的圆周速度加快,啮合声音变大。
发明内容
由于本发明是在这种背景下研发而成的,所以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操舵装置,能够实现传动比可变机构的小型化,并且能够提高与传动比可变机构相关的支承刚性,且能够减少驱动声音。
以下,括号内的参照符号表示后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应构成要素的参照符号,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参照符号对权利要求的范围造成限定。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操舵装置,具备能够改变转向轮的转向角相对操舵部件的操舵角的传动比的传动比可变机构,和赋予操舵辅助力的操舵辅助力赋予机构,其中,传动比可变机构具备:能够绕第一轴线旋转的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第一滚道圈,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面,将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以可差动旋转的方式连结在一起;隔着滚动体将该第一滚道圈支承为可旋转的第二滚道圈;和能够驱动该第二滚道圈旋转的致动器。
作为第一滚道圈和第二滚道圈的中心轴线的第二轴线相对第一轴线倾斜,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滚道圈的第一和第二端面分别相对的动力传动面,
另外,设置有使第一滚道圈的各端面和与该端面对应的动力传动面以可传递动力的方式卡合的第一凹凸卡合部和第二凹凸卡合部,第一凹凸卡合部和第二凹凸卡合部,包括设置在各端面和与该端面对应的动力传动面的一方上的凸部,和设置在另一方上且与凸部卡合的凹部,传动比可变机构的输出经由操舵辅助力赋予机构传递给转向机构。
根据该结构,在将操舵辅助力赋予机构的输出传递给转向机构时,该输出不经由传动比可变机构而直接传递给转向机构。由此,由于能够缩小输入到传动比可变机构的动力,所以能够使传动比可变机构小型化。此外,通过将输入部件、第一滚道圈和输出部件在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排列配置,能够使传动比机构在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的径方向上小型化,结果能够使传动比可变机构进一步小型化。
进而,在第一滚道圈和第二滚道圈中,在第一滚道圈侧设置第一凹凸卡合部和第二凹凸卡合部,且用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从轴方向两侧支承第一滚道圈,由此能够在径方向上缩小第一滚道圈的支承构造。由此,也能够提高第一滚道圈的支承刚性。此外,在第一滚道圈和第二滚道圈之中,在第一滚道圈侧设置有第一凹凸卡合部和第二凹凸卡合部的凸部或者凹部,从而能够缩小设置在第一滚道圈的凸部或凹部驱动时的圆周速度,能够减小第一凹凸卡合部和第二凹凸卡合部的卡合声音。
此外,通过设置操舵辅助力赋予机构,能够对转向机构赋予操舵辅助力,能够减小驾驶员进行操舵所需要的力。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致动器具备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具有转子,上述转子保持第二滚道圈而能够与之一起旋转,并且可绕第一轴线旋转。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利用转子包围第二滚道圈,所以能够将转子和第一凹凸卡合部以及第二凹凸卡合部配置于在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上重叠的位置,能够实现装置的进一步小型化。
优选转子形成包围第一凹凸卡合部和第二凹凸卡合部的筒状。在该情况下,能够将转子用作防音壁,能够抑制第一凹凸卡合部和第二凹凸卡合部的啮合声音传递到转子的外侧,能够进一步减少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23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锁定的分配器
- 下一篇:驻车制动器及其运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