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性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2537.X | 申请日: | 200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5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姜亮俊;全永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B17/04 | 分类号: | F04B17/04;F04B35/04;F04B39/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张浴月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压缩机 | ||
1.一种线性压缩机,包括:
固定构件,包括用于提供制冷剂压缩空间的汽缸;
可动构件,包括用于压缩该汽缸内的制冷剂的活塞、中心部以及自该中心部沿该活塞的径向延伸的支撑件,并关于该固定构件进行线性往复运动;
多个前主弹簧,各前主弹簧的一端被支撑在该支撑件的支撑部的前侧上,另一端被支撑在该固定构件上,且所述前主弹簧关于该活塞对称地设置;
单个后主弹簧,一端被支撑在该支撑件的支撑部的后侧上,且另一端被支撑在该固定构件上;及
多个质量构件,结合于该支撑件的后侧,与该后主弹簧的外径具有预定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质量构件关于该支撑件的中心部对称地结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压缩机,还包括:
位于该支撑件与该后主弹簧之间的弹簧引导件,用于支撑该后主弹簧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该弹簧引导件安装在该支撑件的中心部的后侧,从而被设置在该支撑件与该后主弹簧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该弹簧引导件的周边上具有多个凹槽。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质量构件关于该弹簧引导件的中心部对称地结合到该弹簧引导件。
7.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压缩机,还包括:
设于该活塞和该后主弹簧的内部的吸入消声器,用以将制冷剂引导到该活塞内,
其中,该吸入消声器的延伸部、该弹簧引导件以及所述质量构件被紧固到该支撑件的后侧。
8.一种线性压缩机,包括:
固定构件,包括用于提供制冷剂压缩空间的汽缸;
可动构件,包括用于压缩该汽缸内的制冷剂的活塞以及具有中心部和延伸部的支撑件,并关于该固定构件进行线性往复运动,该中心部与该活塞的中心重合,该延伸部连接到该活塞并沿该活塞的径向延伸;
多个前主弹簧,各前主弹簧的一端被支撑在该支撑件的支撑部的前侧上,另一端被支撑在该固定构件上,且所述前主弹簧关于该活塞的中心以及该支撑件的中心对称地设置;
单个后主弹簧,一端被支撑在该支撑件上,且该后主弹簧设置在与该活塞不同的一侧上;
吸入消声器,与该可动构件接合地线性往复运动从而提供用于引导制冷剂的通道,且减小噪音;及
多个质量构件,结合到该支撑件的后侧,与该后主弹簧的外径具有预定距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性压缩机,还包括:
设于该支撑件与该后主弹簧之间的弹簧引导件,用于支撑该后主弹簧的一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该弹簧引导件的周边上具有多个凹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该弹簧引导件的凹槽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沿着用于紧固该支撑件和该吸入消声器的紧固构件的深度方向的端部不从所述凹槽露出来。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该弹簧引导件包括保持件,该保持件至少与该后主弹簧接触,且该保持件的硬度大于该后主弹簧的硬度。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该弹簧引导件具有阶梯部,该后主弹簧的一端插入装配于该阶梯部内。
14.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质量构件关于该弹簧引导件的中心部对称地结合到该弹簧引导件。
15.如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质量构件关于该支撑件的中心部对称地结合到该弹簧引导件。
16.如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该支撑件和该弹簧引导件均具有用于将该支撑件和该弹簧引导件引导至准确的紧固位置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位于彼此相对应的位置上。
17.如权利要求8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压缩机,该支撑件包括保持件,该保持件引导吸入消声器本体以相对于该支撑件对齐。
18.如权利要求8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该吸入消声器由射出成型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25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磨损增强方法以及滑动构造体
- 下一篇:车载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