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铸造结合在热交换器中的多孔金属体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12655.0 | 申请日: | 200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6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K·于博;J·伯凯尔;P·蒂森;J·范佩特盖姆;F·格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卡尔特燃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26 | 分类号: | F24H1/26;F24H1/38;F24H9/00;F28F13/00;B22D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志强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铸造 结合 热交换器 中的 多孔 金属 | ||
1.一种热交换器元件(1),其包括基本上由铝制成的多个壁(2),所述壁(2)围绕至少一个载水通道(3)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废气道(7),至少一个壁形成所述载水通道(3)与所述废气道(7)之间的边界,所述至少一个壁设有扩大热交换表面并且延伸到所述废气道(7)中的翼片和/或销柱(8,9),
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元件还包括基本上由铝制成的多孔金属体(10),所述多孔金属体沿废气流动方向布置在扩大热交换表面的所述销柱和/或翼片(8,9)的下游,所述壁被铸造在所述多孔金属体周围以形成共铸热交换器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元件(1),其中所述多孔金属体(10)是开室金属泡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元件(1),其中所述多孔金属体(10)是金属间隔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交换器元件(1),其中所述销柱和/或翼片的至少一个横截面小于25mm2。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交换器元件(1),其中所述载水通道包括相对于废气道的平行路径。
6.一种锅炉用的包含多孔金属体的热交换器元件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多孔金属体;
b)将所述多孔金属体放入芯体盒中;
c)关闭所述芯体盒;
d)将砂和粘合剂的混合物吹入所述芯体盒中的空隙空间中,由此获得充满所述砂-粘合剂混合物的多孔金属体的混合结构;
e)硬化所述砂-粘合剂混合物,由此获得多孔金属体-砂芯体;
f)去除所述芯体盒;
g)将所述多孔金属体-砂芯体结合到废气道砂芯体中;
h)将所述废气道砂芯体与水道芯体一起布置到模制箱中;
i)将熔融金属倒入所述模制箱中;
j)冷却铸造好的工件;
k)去除所述废气道砂芯体。
7.一种锅炉用的包含多孔金属体的热交换器元件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多孔金属体;
b)将所述多孔金属体放入废气道芯体盒中;
c)关闭所述废气道芯体盒;
d)将砂和粘合剂的混合物吹入所述废气道芯体盒中的空隙空间中,由此获得充满所述砂-粘合剂混合物的多孔金属体的混合结构,
e)硬化所述砂-粘合剂混合物,由此获得多孔金属体-砂芯体;
f)去除所述废气道芯体盒;
g)将所述废气道砂芯体与水道芯体一起布置到模制箱中;
h)将熔融金属倒入所述模制箱中;
i)冷却铸造好的工件;
j)去除所述多孔金属体-砂芯体。
8.一种通过消失模熔模铸造生产锅炉用的包含多孔金属体的热交换器元件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多孔金属体;
b)将所述多孔金属体放入废气道芯体盒中;
c)关闭所述废气道芯体盒;
d)将砂和粘合剂的混合物吹入所述废气道芯体盒中的空隙空间中,由此获得充满所述砂-粘合剂混合物的多孔金属体的混合结构,
e)硬化所述砂-粘合剂混合物,由此获得多孔金属体-砂芯体;
f)去除所述废气道芯体盒;
g)将所述多孔金属体-砂芯体装入热交换器元件的聚苯乙烯模中;
h)用陶瓷涂层涂覆聚苯乙烯模-多孔金属体混合组;
i)干燥陶瓷涂层;
j)将所述聚苯乙烯模-多孔金属体混合组放入铸造砂箱中并且用不含粘合剂的砂支持所述混合组;
k)进行模具压实;
l)将熔融金属倒入所述聚苯乙烯模;
m)冷却铸造好的工件;
n)去除所述多孔金属体-砂芯体。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孔金属体是金属泡沫。
10.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孔金属体是金属间隔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e)之后从所述混合结构的周围去除所述多孔金属体-砂芯体,由此获得仅仅由多孔金属体孔筋构成的小边界。
12.根据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是铝或铝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卡尔特燃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贝卡尔特燃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26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