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树脂组合物和汽车内外饰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3057.5 | 申请日: | 200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5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沟川茂雄;根岸由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ADEKA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B60R13/00;C08K5/134;C08K5/34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树脂 组合 汽车 内外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树脂组合物和汽车内外饰材料,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通过组合特定的受阻胺化合物与特定的苯甲酸酯化合物而高度改善耐候性的合成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该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汽车内外饰材料。
背景技术
合成树脂由于光劣化而不耐长期使用,因而一般通过添加受阻胺化合物、紫外线吸收剂来使其稳定化后使用。
作为该受阻胺化合物,提出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5中记载的化合物等各种化合物。
另外,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已知有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苯甲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等多种紫外线吸收剂。例如,专利文献6中,作为苯甲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提出了苯甲酸苯基酯以及苯甲酸烷基酯。
进而广泛知晓的是,通过组合使用添加剂能够获得高度稳定化的树脂组合物。例如,下述专利文献7~11中,提出了将特定的受阻胺化合物与苯甲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组合使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46-426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48-6518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9-6265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1336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2-16613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公昭41-565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11-310667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11-106577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0-136271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00-159945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2004-210987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2005-0541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汽车内外饰材料等中,现今渐渐要求比以往更高度的耐候性,而目前的受阻胺化合物、紫外线吸收剂或者这些的组合任一个都不能充分满足要求。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目前没有的优异的耐候性的合成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汽车内外饰材料。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特定的受阻胺化合物与特定的苯甲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组合,显示出目前没有的优异的耐候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合成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合成树脂100质量份,以(A)/(B)成分的质量比率1/1~1/5配合具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受阻胺化合物(A)0.01~20质量份、和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苯甲酸酯化合物(B)0.01~20质量份,
式(1)中,R1、R2、R3以及R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4的低级烷基,R表示可由羟基取代的碳原子数1~18的烷基、或碳原子数5~8的环烷基,
式(2)中,R5以及R6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R7表示碳原子数1~30的烷基、碳原子数6~30的芳基、碳原子数7~30的烷基芳基、或碳原子数7~30的芳烷基。
本发明的合成树脂组合物中,上述受阻胺化合物(A)与上述苯甲酸酯化合物(B)的{(A)/(B)}成分的质量比率优选为1/2~1/4。另外,作为上述受阻胺化合物,可优选列举出下述通式(3)所表示的化合物。进而,上述通式(2)中的R7优选为碳原子数1~30的烷基。另外,作为上述合成树脂,可优选列举出聚烯烃系树脂,优选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或乙烯-丙烯共聚树脂。
(式中,R8表示与上述R同样的基团。)
本发明的汽车内外饰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上述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目前没有的优异的耐候性的合成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汽车内外饰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ADEKA,未经株式会社ADEKA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30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