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及透明触摸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3305.6 | 申请日: | 200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8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晴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B32B7/02;B32B27/18;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导电性 层叠 触摸 面板 | ||
1.一种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在高分子薄膜的至少一个面上依次层叠有固化树脂层、透明导电层-1和透明导电层-2,
所述透明导电层-1为不含有机成分的结晶质的透明导电层,并且所述透明导电层-2含有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热塑性树脂、烷氧基硅烷以外的金属醇盐的聚合物或热固化·交联型树脂、和至少一种平均一次粒径100nm以下的导电性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的微粒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中,微粒A的含量相对于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热塑性树脂、烷氧基硅烷以外的金属醇盐的聚合物或热固化·交联型树脂100重量份,为0.1重量份以上且400重量份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中,透明导电层-1的膜厚为5nm以上且50n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中,透明导电层-2的膜厚为10nm以上且1500n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中,透明导电层-2中含有平均一次粒径以该透明导电层-2的膜厚为基准为1.2倍以上、且1.2μm以下的微粒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中,微粒B为导电性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微粒。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中,在固化树脂层与透明导电层-1之间,还具有膜厚为0.5nm以上且小于5.0nm的金属氧化物层。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中,固化树脂层的折射率为1.20~1.55,膜厚为0.05μm以上且0.5μm以下。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中,固化树脂层在其表面具有凹凸,含有固化树脂成分和一种或两种以上平均一次粒径超过0.1μm的微粒C,并且至少一种微粒C的平均一次粒径为固化树脂层膜厚的1.2倍以上。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中,固化树脂层在其表面具有凹凸,并且含有固化树脂成分和一种或两种以上平均一次粒径100nm以下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氟化物金属的微粒D。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中,固化树脂层含有固化树脂成分、微粒C及微粒D。
12.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中,固化树脂层在其表面具有两种成分发生相分离而形成的凹凸,并且不含有用于赋予凹凸的微粒,固化树脂层根据JIS B0601-1994测得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05μm以上且小于0.5μm,根据JIS B0601-1982测得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0.5μm以上且小于2μm的范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中,形成固化树脂层的成分的第一成分为聚合物,第二成分为单体。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中,形成固化树脂层的第一成分与第二成分的SP值的差为0.5以上。
15.如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中,形成固化树脂层的第一成分为含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酸共聚物,第二成分为多官能性含不饱和双键单体。
16.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中,在高分子薄膜与透明导电层-1之间具有包含至少一层低折射率层和至少一层高折射率层的光学干涉层,并且低折射率层与透明导电层-1接触。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中,在高分子薄膜与金属氧化物层之间,具有包含至少一层低折射率层和至少一层高折射率层的光学干涉层,并且低折射率层与金属氧化物层接触。
18.一种触摸面板,至少在单面设有透明导电层的两片透明电极基板以彼此的透明导电层之间相对的方式配置而构成,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作为至少一个透明电极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株式会社,未经帝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33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外线用光电探测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高频插值装置和高频插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