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铋盐催化粘弹性泡沫体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3493.2 | 申请日: | 200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2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保罗·库克森;弗朗索瓦·卡萨蒂;克里斯托弗·诺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22 | 分类号: | C08G1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培善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催化 粘弹性 泡沫 | ||
相关申请的相互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8年8月27日提交的,题目为“使用铋化合物催化基于 天然油的软质聚氨酯泡沫体”,序列号为No.60/966,284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 的利益,其在此引作参考。
背景技术
发明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般而言涉及聚氨酯泡沫体;更具体地讲,涉及粘 弹性聚氨酯泡沫体。
相关技术的说明
聚氨酯泡沫体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中,从缓冲材料(如床垫,枕垫和座 垫)至包装材料再到绝热材料。一类聚氨酯泡沫体称作粘弹性(VE)或者“记忆 (memory)”泡沫体。粘弹性泡沫体对于施加应力显示延时和与速度有关的响 应。它们具有低回弹性和被压缩时恢复缓慢。这些性质通常与聚氨酯的玻 璃化转变温度(Tg)相关。当聚合物的Tg等于或接近于使用温度时,通常显 示粘弹性,对于许多应用而言使用温度是室温。
与大部分聚氨酯泡沫体相同,VE聚氨酯泡沫体通过多元醇组分与异氰 酸酯在存在发泡剂,催化剂和其它添加剂的条件下反应制备而成。使用的 催化剂包括促进多元醇-异氰酸酯(胶凝)反应的有机金属盐催化剂。通常, 有机金属盐催化剂基于锡。然而,由于环境原因在许多情形优选避免使用 锡催化剂。因此,需要一种制备粘弹性泡沫体的方法,所述方法使用基于 较少锡的催化剂,同时保留或者甚至提升(exceeding)泡沫体性质如压缩变 定。
概述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在存在含铋催化剂条件下制备的粘弹性聚氨酯 泡沫体。在一种实施方式,提供包含粘弹性聚氨酯泡沫体的组合物,所述 泡沫体是包括至少一种多元醇和至少一种异氰酸酯的反应混合物的反应产 物,其中至少一种多元醇和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在存在至少一种含铋催化剂 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和其中粘弹性聚氨酯泡沫体具有小于100kg/m3的密度 和小于约25%的回弹性。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包含粘弹性聚氨酯泡沫体的制品,所述泡 沫体是包括至少一种多元醇和至少一种异氰酸酯的反应混合物的反应产 物,其中至少一种多元醇和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在存在至少一种含铋催化剂 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和其中粘弹性聚氨酯泡沫体具有小于100kg/m3的密度和 小于约25%的回弹性。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制备粘弹性聚氨酯泡沫体的方法,其包括 将包含至少一种多元醇,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和至少一种含铋催化剂的混合 物组合,从而形成具有小于100kg/m3的密度和小于约25%的回弹性的泡沫 体。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粘弹性泡沫体包含的铋含量为大约1ppm至 750ppm,粘弹性泡沫体具有小于100kg/m3的密度和小于约25%的回弹性。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按照任一前述实施方式,提供组合物,制备组 合物的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制品,不同之处在于粘弹性聚氨酯泡沫体具有 小于约20%的回弹性。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按照任一前述实施方式,提供组合物,制备组 合物的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制品,不同之处在于粘弹性聚氨酯泡沫体具有 小于约15%的回弹性。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按照任一前述实施方式,提供组合物,制备组 合物的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制品,不同之处在于粘弹性聚氨酯泡沫体具有 小于约10%的回弹性。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按照任一前述实施方式,提供组合物,制备组 合物的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制品,不同之处在于粘弹性聚氨酯泡沫体具有 小于约10ppm的芳族胺含量。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按照任一前述实施方式,提供组合物,制备组 合物的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制品,不同之处在于粘弹性聚氨酯泡沫体具有 小于约5ppm的芳族胺含量以外。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按照任一前述实施方式,提供组合物,制备组 合物的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制品,不同之处在于粘弹性聚氨酯泡沫体具有 小于约3ppm的芳族胺含量。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按照任一前述实施方式,提供组合物,制备组 合物的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制品,不同之处在于至少一种多元醇和至少一 种异氰酸酯以大约75至大约100的异氰酸酯指数反应,以及粘弹性聚氨酯泡 沫体具有小于约5ppm的芳族胺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34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