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横向拼接板,以及用于为了创建机舱室将两个尤其是卷绕的碳纤维合成材料-机身部分连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4437.0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2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烈亚斯·斯特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0 | 分类号: | B64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张春水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 拼接 以及 用于 为了 创建 机舱 两个 尤其是 卷绕 碳纤维 合成 材料 机身 部分 连接 | ||
1.一种横向拼接板(1、19、37),用于在分别形成横向接缝(14、28、48)的情况下通过连接多个机身部分(5、26、27、43)来创建飞机的机舱室,所述机身部分(5、26、27、43)尤其是以卷绕法制成为碳纤维合成材料-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拼接板(1、19、37)具有至少两个相叠的板部(7至9、20至23、38至40)并且在所述板部(7至9、20至23、38至40)的每个板部中设置多个纵向狭缝(10、11、44、45),尤其是用于在所述机身部分(5、26、27、43)之间的径向的公差补偿,并且在所述板部(7至9、20至23、38至40)中的纵向狭缝(10、11、44、45)分别以彼此相互偏置的方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拼接板(1、19、3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板部(7至9、20至23、38至40)的材料厚度优选大于所述机身部分(5、26、27、43)的所述蒙皮(4、30、31、42)中的每个蒙皮的材料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横向拼接板(1、19、37),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狭缝(10、11、44、45)优选以均匀地彼此相互间隔的方式设置,从而形成多个部分板(17、18、50、5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横向拼接板(1、19、37),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部(7至9、20至23、38至40)通过与待接合在一起的所述机身部分(5、26、27、43)的蒙皮(4、30、31、4¨相同的材料,尤其是通过复合材料或者通过铝合金材料来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横向拼接板(1、19、37),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拼接板(1、19、37)分别通过多个连接元件,尤其是通过铆接元件(2、29),与所述待接合的机身部分(5、26、27、43)的端部(6、24、25、4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横向拼接板(1、19、37),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狭缝(10、11、44、45)分别具有凹槽(15、16、46、47),尤其是圆形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横向拼接板(1、19、37),其特征在于,至少三个相叠的板部(7至9、20至23、38至40)形成横向拼接板(1、19、37)。
8.一种用于尤其是通过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横向拼接板(1、19、37)将机身部分(5、26、27、43),尤其是以卷绕法制成的碳纤维合成材料-机身部分连接以便创建用于飞机的机舱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的至少一个横向拼接板(1、19、37)与机身部分(5、26、27、43)的一个端部(6、24、25、41)相连接,尤其是铆接,
-将待接合的机身部分(5、26、27、43)的一个端部(6、24、25、41)推到所述的至少一个横向拼接板(1、19、37)上,以便在径向方向上进行所述机身部分(5、26、27、43)之间的公差补偿,以及
-将所述的至少一个横向拼接板(1、19、37)与所述的接合的机身部分(5、26、27、43)相连接,尤其是铆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机身部分(5、26、27、43)的两个端部(6、24、25、41)倒棱,以使得公差补偿更容易。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更大的尺寸偏差的情况下设有附加的装置用于待接合在一起的所述机身部分(5、26、27、43)之间的公差补偿,尤其是带状的附加元件和/或能够硬化的塑料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三个横向拼接板(1、19、37)用于将两个机身部分(5、26、27、4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未经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44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贮存系统
- 下一篇:车辆用燃料箱的供油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