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气体循环阀阀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4478.X | 申请日: | 200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2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绵贯晴夫;长谷川晓;三好帅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气体 循环 阀阀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流路的开闭的排气气体循环阀阀芯机构,该机构安装于使发动机排气气体向吸气通路循环的排气气体循环阀。
背景技术
以往,使发动机排气气体向吸气通路循环的排气气体循环阀已知有通过支承阀的支承轴在轴向的往复运动,使得阀芯往复动作,从而调整排气气体循环量的提升阀式和通过支承阀芯的支承轴绕轴芯的旋转,使得阀芯旋转,从而调整排气气体循环量的蝶式。
图7是表示现有的使用蝶式阀芯的排气气体循环阀的结构的图,图7(a)是其剖视图,图7(b)是图7(a)的Z-Z线剖视图。调整排气气体循环阀9的排气气体循环量的阀芯95由使阀芯95动作的支承轴93支承,支承轴93由设于形成排气气体通路的外壳91的轴承92支承。此外,通过由外壳91支承的致动器(未图示)使支承轴93旋转动作,使得阀芯95旋转,在与被外壳91支承的阀座94之间形成开口通路,从而调整排气气体循环量。
此外,如图7(a)所示,在现有的排气气体循环阀9中,为使阀芯95在开口通路内旋转动作,在关闭阀芯95时,阀芯95的密封面95a与阀座94的密封面94a接触时的入射角度D大致为0度。由于排气气体中含有煤等颗粒物质,这些颗粒物质堆积于开口通路内壁面或阀座94,因此,若阀芯95与阀座94的密封面94a接触时的入射角度D为0度,则会出现以下情形:颗粒物质被卷入阀座94与阀芯95之间,阻碍阀芯95的开闭动作。
为此,在图8所示的采用蝶式阀芯的排气气体循环阀9中,与阀芯95接触的阀座94b呈大致L字状,从而在关闭阀芯95时,阀芯95的密封面95c与阀座94b的密封面94c接触时的入射角度大致为90度。
由于现有的蝶式阀芯采用如上所述的结构,因此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关闭阀芯时,颗粒物质卷入阀座与阀芯之间,阻碍阀芯的开闭动作,或者,由于阀座上存在轴部,因而不能形成阀座与阀芯的密封面,不易确保关闭阀芯时的气密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将阀芯相对于阀座的入射角度维持于规定值,并提高紧密接触动作性,此外,通过移动存在于阀座上的轴部,在阀座的轴部形成密封面,抑制关闭阀芯时的排气气体的泄漏。
本发明所涉及的排气气体循环阀阀芯机构包括:具有管状的流体通路的外壳;可转动地设置于上述外壳的支承轴;形成于上述外壳的阀座;以及通过上述支承轴而转动来开闭流体通路的阀芯,其特征是,包括:使上述支承轴的中心从上述阀芯所接触的上述阀座的密封面的中心线偏离的一次偏心;使上述支承轴的中心从上述阀芯外周的中心偏离的二次偏心;以及使构成上述阀芯的密封面及上述阀座的密封面的圆锥形状的顶点位于上述支承轴的相反一侧,且相对于上述外壳的中心线倾斜的三次偏心。
由于本发明由一次偏心、二次偏心和三次偏心构成,其中,一次偏心是指使支承轴的中心从阀芯所接触的阀座的密封面的中心线偏离,二次偏心是指使支承轴的中心从阀芯外周的中心偏离,三次偏心是指使构成阀芯的密封面及阀座的密封面的圆锥形状的顶点位于支承轴的相反一侧,且相对于外壳的中心线倾斜,因此能提高关闭阀芯时阀座与阀芯的紧密接触动作性。此外,能防止关闭阀芯时卷入颗粒物质,并能维持阀芯的顺利开闭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排气气体循环阀阀芯机构的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排气气体循环阀阀芯机构的三重偏心形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排气气体循环阀阀芯机构的闭阀动作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排气气体循环阀阀芯机构的其他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排气气体循环阀阀芯机构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排气气体循环阀阀芯机构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现有的蝶阀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现有的蝶阀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排气气体循环阀阀芯机构的图,图1(a)是其剖视图,图1(b)是图1(a)的X-X线剖视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排气气体循环阀阀芯机构的三重偏心形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44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作冰片的方法和冰分配装置
- 下一篇:侧通道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