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认证方法、认证系统、车载装置以及认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15406.7 | 申请日: | 200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5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奥出和宏;北原俊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B60R25/00;B60R25/10;E05B49/00;G06F21/20;G09C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认证 方法 系统 车载 装置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认证方法、认证系统、车载装置以及认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导航系统正在逐渐普及,在汽车中普遍装备有能够进行音乐及影像视听以及导航信息显示等的车载装置。另外,这样的车载装置能够与乘车者携带的移动电话或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这样的便携终端装置通信,并在便携终端装置/车载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
这样,在通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公知有被称为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的无线通信规格。Bluetooth(注册商标)是采用2.4GHz频带的无线通信规格,其可在半径数十米的范围内进行无线通信。另外,当通信开始时在通信设备之间交换被称为PIN(Personal Identity Number,个人身份号码)码的、例如同一认证密钥来相互认证对象设备。此外,在通信开始时进行的这样的认证处理被称为通信设备的「配对」。
例如,车载装置向显示器显示PIN码,使用者将所显示的PIN码手动输入到便携终端装置,便携终端装置将手动输入的PIN码向车载装置发送,由此来进行该配对。
但是,对于使用者来说,PIN码的手动输入比较麻烦。因此,尝试着省略PIN码的输入来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方法,将与Bluetooth(注册商标)通信部区别设置的红外线通信部设置到各个通信设备上,在进行基于使用者的开关操作时经由红外线通信部来交换PIN码。
另外,如下这样的技术正在普及,即为了确保安全而对车辆门锁解除控制装置、汽车音响等的车载控制装置进行用户认证。例如,作为门锁解除控制的用户认证方法具有:采用了通过无线电应答器(电子芯片)的固有ID(IDentifier)码进行认证的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Immobilizer)(电子式移动锁装置)的智能进入技术及采用移动电话等便携终端的方法等。与通常的数据通信的安全确保不同,在针对如车载控制装置这样用户日常使用的设备的用户认证中,希望能够以简易的操作来确保安全。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为了使用户不进行烦杂操作就能防止汽车音响被盗而安装了以与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同一ID码来使用汽车音响的车辆防盗装置的车辆用电子设备防盗装置。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这样的技术,用户采用移动电话来发送用户数据,在用户数据一致的情况下可使用车载用电子设备。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如下这样的车辆用防盗系统,其预先登记许可的使用用户的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在移动终端没有与控制装置的连接器连接的状态或者未登记电话号码的移动终端与控制装置的连接器连接的状态下,当投入电源时,使防盗功能动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735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7189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20560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220029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的技术虽然不需要进行PIN码的手动输入,但因为经由红外线通信来交换PIN码,所以有可能产生安全上的问题。例如,当可从车外经由窗玻璃访问车载装置时,有可能会导致车外的第三者擅自利用车载装置所提供的服务。
此外,为了省略PIN码的手动输入,还考虑了采用「0000」等固定数据来作为PIN码,但这样会导致车外的第三者更有可能与车载装置擅自连接,因此从安全的观点来看不优选。
综上所述,既能防止第三者的非法访问又能简便可靠地进行通信设备间的配对成为大课题。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4的技术中,虽然不需要用户的烦杂操作但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由于是通过ID码或用户信息的一致来进行用户认证,所以不能确保充分的安全。例如,智能进入技术是密钥终端侧针对来自认证终端的请求返回ID这样的简单方法。另外,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ID码是非常复杂的从而难以生成备用的,但在作成备用密钥时或紧接交货之前密钥会落入第三者之手,因此不能称为绝对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既能够防止第三者的非法访问又能够简便进行通信设备间的配对的认证方法、认证系统以及车载装置;以及无需使用户进行烦杂操作就能够进行已确保高安全性的用户认证的认证装置、车载装置以及认证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天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天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54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递归时间频率信道估计
- 下一篇:半导体微粒的制造方法及其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