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列腺癌消融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5513.X | 申请日: | 2008-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4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L·阿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拉热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0 | 分类号: | A61N1/00;A61B18/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宜红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列腺癌 消融 | ||
相关申请交叉参考
根据35U.S.C.§119(e),本申请要求2007年9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0/972698号(代理人案号26533A-000700US)的优先权,其完整内容通过参考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向患者前列腺组织输送电场。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向患者前列腺组织输送交流电并有控制地对进行温和发热,从而摧毁癌组织和/或增生组织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前列腺是核桃大小的腺体,位于骨盆区,在膀胱出口的正下方和直肠前方。它包住尿道上部,尿道就是从膀胱排尿的管道。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男性荷尔蒙如睾丸激素发挥正常功能,帮助调节膀胱的控制功能和正常的性功能。前列腺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产生精液——一种为精子提供营养的乳状液体,提高精子的存活率和迁移能力。
前列腺癌的特征是在前列腺中形成恶性(癌)细胞。美国男性与癌症相关的死因中,前列腺癌居于前列。美国当前有超过2百万人患前列腺癌,据预计,还将有约190000新前列腺癌病例得到确诊,2008年将有28000人死于前列腺癌。
除前列腺癌的致病风险外,60岁以上的男性多数因前列腺增大而发生部分或完全尿路梗阻。此病可能起因于前列腺癌,但更常见的是起因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其特征是尿路附近的前列腺尺寸和细胞团增大。
常用的可选积极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和辐射。手术通常包括对前列腺进行完全的外科切除(“前列腺根除术”),某些情况下还要切除局域淋巴结,以此从体内清除病组织。在一些情况下,为了使患者在治疗后保持勃起功能,要进行保留神经的前列腺切除手术。前列腺根除术的副作用可能包括疼痛、发炎、感染、失禁、阴茎短小和阳痿。
辐射疗法是治疗前列腺癌的另一种选择,其特征是对前列腺病区施以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存在破坏细胞DNA和限制其复制能力的副作用。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有两种电离辐射疗法,包括外束辐射疗法(EBRT)和内辐射疗法(通常称作近距放射疗法)。EBRT利用的是从体外传入的高能X射线,其过程无痛,每次治疗只花几分钟时间,但每周要做5天,共进行7周或8周。在做EBRT时,射线通过时可能损坏到达肿瘤的路上遇到的其他组织,产生诸如短期的肠道或膀胱问题,以及长期的勃起障碍这样的副作用。辐射治疗还可能暂时降低能量水平,导致患者丧失胃口。
近距放射疗法要将少量包含辐射性同位素的“种子”注射到前列腺。在组织中定位之后,种子放出的辐射立即前进几毫米,将更高的辐射剂量输送到更小的区域中,对周围组织造成非特异性损伤。所述种子永久留下来,通常在一年内失去放射性。内辐射也引起诸如短期的肠道或膀胱问题,以及长期的勃起障碍这样的副作用。内辐射疗法也可能暂时降低能量水平,导致患者丧失胃口。同样常见的是,植入的种子从前列腺迁移到膀胱,然后在排尿过程中通过尿道排出。不过,最显著的变化是前列腺组织随时间发生结构性改变,使得在后面的二次治疗中,如前文所述清除前列腺的手术变得复杂和困难。
由于现有的治疗方法如前列腺根除术和辐射疗法存在突出的副作用,侵袭性和创伤性较小的系统和方法受到极大关注。近年开发的这样一种侵袭性很小的系统包括所谓的“经尿道针消融(ablation)”或TUNA,它是让射频(RF)器件如导管探针或窥镜从尿道中通过,将高频能量输送到组织中。RF仪器包括电极尖,这些电极尖沿离轴路径从仪器体侧面被推出,刺穿尿道壁,进入尿道外侧的前列腺组织。然后,输入高频能量,使电极周围的组织产生高温离子振动,并受到摩擦加热。组织中诱导产生的高温,例如高达90-100℃或更高,对癌组织不具有特异性,对健康组织和不健康组织均有破坏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拉热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拉热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55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