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浴室通风空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16068.9 | 申请日: | 2008-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8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坪内雅史;松原充则;菅田裕治;竹下庆;胜见佳正;西水流芳宽;斋藤和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D15/00;F24F1/02;F24F7/08;F24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刘春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浴室 通风 空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热泵进行浴室等的通风空气调节的浴室通风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利用了热泵的浴室等的通风空调装置或空调机器的配设构造提出了各种方式。
作为利用了热泵的浴室等的通风空调装置,在主体内一体配置包含压缩机、换热器等的热泵部分,将主体配设在浴室的顶棚面,从而在浴室形成有吸气口、排气口。在浴室内顶棚面安装覆盖吸气口、排气口的网格(grille),通过在设置于主体内的换热器中对浴室的空气进行散热或者吸热来对浴室进行空气调节,通过设置于主体内的通风鼓风机对浴室进行通风。并且,这种浴室通风空调装置是热泵一体型的,所以是在施工时不需要连接冷却介质配管、主体设置在浴室顶棚面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存在如下所述的浴室通风空调装置:将热泵分离为室外机和室内机,在设置于室外机的换热器中从外部空气进行吸热或者散热,在设置于室内机的换热器中对浴室的空气进行散热或者吸热,从而对浴室进行空气调节。该浴室通风空调装置通过设置于室内机的通风鼓风机进行通风,而不会从浴室内的空气进行热回收。这种浴室通风空调装置是将热泵分离为浴室内和室外而设置的结构,在设置时需要对浴室内和室外进行配管连接的工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作为对地板下面内配置空调机器,在外墙壁设置与室外连通的开口部,在地板下面内将空调机器的室外机从开口部朝向室外而设置。这样,能够在维持空调机器的吸气排气效率的状态下高效地配置。而且,由于在室外不设置室外机,所以房屋的外观很整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这样,在现有技术的浴室通风空调装置中,在浴室内或浴室顶棚面安装主体,当浴室中没有设置空间时不能安装,而且在安装时存在容易向浴室内传播机器的振动和噪声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316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499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29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浴室通风空调装置,其设置有:在浴室开口的第一吸气口、用于对从第一吸气口吸进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的主体、以及在浴室开口的第一排出口,并使空气在浴室和主体中循环送风来进行浴室的空气调节,且构成为在浴室的顶棚面以外的居住空间设置主体,利用第一吸气管连接第一吸气口和主体,利用第一循环管连接主体和第一排出口。
这样的浴室通风空调装置,当在浴室附近没有设置主体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设置主体。另外,通过在与浴室分离的场所设置主体,能够不向浴室传播主体的振动和噪声地进行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设置有浴室通风空调装置的居住空间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浴室通风空调装置的主体的设置结构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浴室通风空调装置的风路结构图和冷却介质回路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浴室通风空调装置的设置方式的图。
符号说明:
1居住空间
2起居室
3浴室
4更衣室
5洗手间
6主体
6a顶面
6b维修口
7排气管
8第一吸气口
9第一吸气管
10第一排出口
11第一循环管
12第二吸气口
13第二吸气管
14第二排出口
15第二循环管
16第三吸气口
17第三吸气管
18第三排出口
19第三循环管
20循环风扇
21通风风扇
22供气口
23空调机
24,25门
26他室风扇
27地板面
28设置检查口
29电源连接部
30维修部件
31冷却介质回路
32压缩机
33第一换热器
34膨胀机构
35第二换热器
36流路换向阀
37他室供给管
38第一风门
39第二风门
40第三风门
41第四风门
42第五风门
43第六风门
44第七风门
45第八风门
46第九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60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