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旋转电机的线圈组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6976.8 | 申请日: | 2008-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8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秋本明人;五郎畑哲也;镰仓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杨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旋转 电机 线圈 组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旋转电机线圈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地,对于制造旋转电机的线圈组件而言已经提出了各种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披露了一种采用一对彼此相对的板状缠绕芯来同时缠绕多个线圈绕线的方法。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披露了一种使通过缠绕过程成形为三角波形状的线圈绕线交织的方法。根据该方法,通过重复以下步骤每次使得一根线圈绕线与另一根线圈绕线逐渐交织半圈:使所述一根线圈绕线绕着其轴线转动90°并且使所述一根线圈绕线朝着另一根线圈绕线前进以便使这两根线圈绕线之间的重叠增大半圈;并且使所述一根线圈绕线进一步绕着其轴线转动90°。
专利文献1: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2-176752
专利文献2: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4-104841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交织过程是用三角波形线圈绕线来进行的。因此,为了获得具有最终形状的线圈构件(参见专利文献2的图2),在交织过程之后必须进行移位过程,在所述移位过程中采用多个运动构件使线圈绕线的笔直部分移位并且由此变形(参见专利文献2的图34)。因此,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导致工时增加的问题以及在移位过程期间破坏覆盖线圈绕线表面的绝缘涂层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做出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旋转电机的线圈组件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可靠方便地交织线圈绕线,并且在交织过程之后不必进行使线圈绕线变形的过程。
下面将描述适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并且在必要时附带功能和效果。
1、一种通过交织每根中都形成有多个转弯部分的多根线圈绕线来制造旋转电机的线圈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置步骤,用于将第一线圈绕线和第二线圈绕线相对于彼此放置在预定位置处;
第一转动步骤,用于在保持第一线圈绕线的第一转弯部分和第二线圈绕线的第一转弯部分之间的接合的同时,使第一和第二线圈绕线中的至少一个转动以使得第一线圈绕线的第二转弯部分与第二线圈绕线的第二转弯部分接合;以及
第二转动部分,用于在保持第一线圈绕线的第二转弯部分和第二线圈绕线的第二转弯部分之间的接合的同时,使得第一和第二线圈绕线中的至少一个转动以使得第一线圈绕线的第三转弯部分与第二线圈绕线的第三转弯部分接合。
根据方法1,可以通过实施用以将第一线圈绕线和第二线圈绕线相对于彼此放置在预定位置处并且然后顺序地实施第一和第二转动步骤来交织第一和第二线圈绕线。具体地说,在第一转动步骤中,在保持第一线圈绕线的第一转弯部分和第二线圈绕线的第一转弯部分之间的接合的同时,使得第一和第二线圈绕线中的至少一个转动以使得第一线圈绕线的第二转弯部分与第二线圈绕线的第二转弯部分接合。因此,实现了第一和第二线圈绕线的第一转弯部分对和第二转弯部分对的交织。
在随后的第二转动步骤中,保持第一线圈绕线的第二转弯部分和第二线圈绕线的第二转弯部分之间的接合的同时,使第一和第二线圈绕线中的至少一个转动以使得第一线圈绕线的第三转弯部分与第二线圈绕线的第三转弯部分接合。因此,进一步实现了第一和第二线圈绕线的第三转弯部分对的交织。由此,通过连续地实施第一和第二转动步骤,从而使第一和第二线圈绕线的相应转弯部分对一个接一个顺序地交织成接合。
另外,通过对第一和第二线圈绕线的第四转弯部分(当作在第二转动步骤最后时的第二转弯部分)和随后的转弯部分同样重复第一和第二转动步骤,从而可以实施第一和第二线圈绕线在其整个长度上的交织。
因此,根据方法1,可以对每根中都形成有多个转弯部分的线圈绕线进行方便且可靠地交织。而且,在使它们交织之后不必实施使线圈绕线变形的步骤;因此可以防止工时增加以及防止发生对覆盖线圈绕线表面的绝缘涂层造成破坏。
另外,通过根据方法1的方法制造出的线圈组件例如用于包括转子和定子的旋转电机,其中转子具有形成在其中沿着圆周方向在极性上相互交替不同的多个磁极,定子从转子的径向内侧或径向外侧面对着转子;该线圈组件构成了多相定子线圈,其具有大体矩形横截面并且布置在定子芯的多个槽中。而且,每跟线圈绕线例如包括收纳在所述槽中的在圆周上不同的槽中的多个槽内部分和位于所述槽外面以连接槽内部分的转弯部分;转弯部分的从槽伸出的伸出部位成形为定向到线圈绕线延伸越过的槽的曲柄状。另外,每个转弯部分具有其成形为没有扭曲的曲柄状的大体中央部分;所述大体中央部分通过曲柄形状在位置上偏移与线圈绕线的宽度大体相等的量。另外,每个线圈绕线可以形成为在定子芯的整个圆周上连续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6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