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强度用板材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17291.5 | 申请日: | 200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8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朴钟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钟永 |
主分类号: | E04C2/26 | 分类号: | E04C2/26;E04C2/29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强度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强度用板材,具体涉及一种以如下内容为特征的增强强度用板材,其特征在于:对于由大理石、石材、木材、铝材、陶瓷材料等材料组成的板材进行轻薄处理之后,在该板材的一面粘贴铝质发泡泡沫板材,从而保持板材特有强度且大量减轻板材的重量。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板材是指采用金属材料、大理石材料、石材、木材、合成树脂材料、铝质材料等原材料制造而成的板状物。该板材根据其特性可以使用于多种用途。
例如,可以使用于建筑结构物的内/外部装饰材料,其中,木材、石材、大理石等也可以使用于地板材。最近,建筑结构物主要使用大理石来体现结构物的高层次特性。
将大理石使用于内/外部装饰材料时,昂贵的价格会提高建筑结构物的建设成本。此外,沉重的重量给安装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的同时,改变建筑结构物设计方案时,还要额外提高其建筑费用。
目前,公共汽车、地铁等的内部装饰材料使用合成树脂等材料。可这种装饰材料一遇到火灾就散发有害气体而危及乘客的生命。
另外,家具等使用高档木材,可这种方式会提高家具的生产成本,加重消费者的经济压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如下内容为特征的增强强度用板材,由大理石、石材、木材、合成树脂材料、陶瓷材料等组成的板材的一面粘贴铝质发泡泡沫板材,保持板材特有功能的同时,增强强度,减轻重量,从而提高经济实惠性,保证施工人员安装方便。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增强强度用板材,通过粘附力,将树脂板的一面粘贴到铝质发泡泡沫板材的一面或者两面,且该树脂板的另一面通过粘合剂粘贴板材。
这里,所述板材由石材、大理石、木材、合成树脂材料、金属材料、铝质材料、陶瓷材料、不燃性橡胶板材等组成。
而且,所述板材可以形成多个穿孔。
另外,网状纤维板浸渍所述粘合剂而起到粘合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第一,使用于建筑内/外装置材料时,由于比现有大理石材料重量轻,很容易施工,还可以大幅降低其单价。除此之外,还可以简单方便地使用于墙壁、天棚等各种装修。
第二,使用于国防领域的防弹材料时,板材表面一发生冲击力,铝质发泡泡沫板吸收冲击力,金属板阻止产生冲击力的物体穿过。因此,强度高,冲击吸收力卓越。
第三,使用于家具等时,铝质发泡泡沫板材支持木材板材,大大提高耐久性和噪音吸收功能。
第四,使用于铁路车辆、公共汽车等的地板材时,不仅可以远离来自火灾的危险,还可以提高防腐性能和噪音吸收功能。
特别是,最表层使用由不燃性材料组成的板材时,可以远离来自火灾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增强强度用板材的实施例图示粘贴板材和铝质发泡泡沫板材时状态的分离斜视图;
图2是图1的侧截面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在板材和板材之间粘贴铝质发泡泡沫板材时状态的分离斜视图;
图4是图3的侧截面图;
图5是图示通过粘贴根据本发明的板材和铝质发泡泡沫板材的粘合剂粘贴树脂板时状态的分离斜视图;
图6是图5的侧截面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板材的表面形成穿孔时状态的侧截面图;
图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粘合剂包含高强度金属板时状态的侧截面图;
图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粘合剂里包含网状纤维板时状态的侧截面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100-板材,200-铝质发泡泡沫板材,300-粘合剂,400-树脂板,500-纤维板,600-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相关的公知技术等会混淆本发明的实质时,对其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或者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增强强度用板材包括板状板材100以及采用粘合剂300粘贴到该板材100的一面而增强所述板材100的强度的铝质发泡泡沫板材200。
这里,如图3或者图4所示,所述铝质发泡泡沫板材200可以用粘合剂300粘贴结合一对所述板材100、100a。
所述铝质发泡泡沫板材200是一种发泡铝材而制造成板状体的板材,其表面形成多个不规则性气孔,其技术特征已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广泛熟知。
所述板材100根据用途,可以采用石材、大理石、木材、金属材料、合成树脂材料、铝材、陶瓷材料、不燃性橡胶板材料等制造成板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钟永,未经朴钟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72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迎风型风车及其运行方法
- 下一篇:电解电池及其制造和使用的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