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分布曲线推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7314.2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8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丹后义彦;石山隆庸;大泽直树;桥本圣史;泽村淳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IHI海洋联合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11/20 | 分类号: | B21D11/20;G06F17/50;H05B6/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庞立志;高旭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分布 曲线 推测 方法 | ||
1.温度分布曲线推测方法,其具有以下工序:
第一工序,测定通过高频感应对板形钢试验片进行点加热时产生的温度分布曲线;
第二工序,通过有限元分析求出通过高频感应对板形钢进行点加热时产生的感应电流分布;
第三工序,以初始温度下的初始感应电流分布和前述初始感应电流分布的温度依赖校正系数的近似式表示前述感应电流分布,并基于在第一工序得到的温度分布曲线和在第二工序求出的感应电流分布确定前述初始感应电流分布和前述温度依赖校正系数;
第四工序,由在第三工序求出的初始感应电流分布和温度依赖校正系数以及前述板形钢的电阻率的温度依赖性通过有限元分析求出内部发热;
第五工序,对于前述板形钢,边使其移动边给予在第四工序得到的内部发热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求出在线状加热时产生的温度分布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分布曲线推测方法,其中在第五工序中,相对于前述板形钢的主面边直线状或曲线状移动边给予前述内部发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分布曲线推测方法,其中在第五工序中,通过相对于前述板形钢恒定速度移动或边变化速度边移动而给予前述内部发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分布曲线推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一工序中,前述板形钢通过高频介电线圈进行点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分布曲线推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一工序中,前述板形钢通过高频介电线圈进行点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HI海洋联合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未经IHI海洋联合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73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兼用作电磁搅拌和电磁制动的铸模内熔钢用的电磁线圈装置
- 下一篇:鱼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