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优异生产率和结构稳定性的二次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7534.5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4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朴永善;李晶锡;安根杓;金春渊;河晶皓;分部政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12;H01M2/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戚传江;谢丽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优异 生产率 结构 稳定性 二次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生产率和结构稳定性的二次电池组,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包括电池单元、保护电路模块、在其上装载保护电路模块的绝缘安装构件以及绝缘盖的二次电池组,其中电池单元的顶盖提供有分别连接到电极组件阴极和阳极的一对突起型电极端子,绝缘安装构件提供有与所述突起型电极端子相对应的贯通孔,保护电路模块提供有与所述突起型电极端子相对应的贯通孔,并且通过连续固定地插入所述突起型电极端子以通过绝缘安装构件和保护电路模块的贯通孔,来实现将绝缘安装构件和保护电路模块耦合到电池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装置的持续开发以及对这种移动装置需求的增加,对二次电池的需求也快速增加。在其之中,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工作电压以及具有优异的保存和使用寿命特征的锂二次电池,已经被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产品以及移动装置的能源。
基于二次电池的外部和内部结构,通常将它们分成圆柱形电池、棱柱形电池和袋形电池。特别地,能够以高集成方式堆叠并且具有小的宽长比的棱柱形电池和袋形电池已经引起了极大关注。
此外,作为电动车辆和混合电动车辆的能源,二次电池已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已经开发了二次电池来解决由使用化石燃料的现有汽油和柴油车辆所引起的诸如大气污染的问题。结果,由于二次电池的优势而使得使用二次电池的各种应用多样化,并且其后,期望将二次电池应用于比现在更多的用途和产品中。
然而,在锂二次电池中包含各种可燃物质。因此,可能存在因过充、过电流或任何其他外部物理冲击而使得锂二次电池受热或爆炸的危险。换句话说,锂二次电池的安全性低。因此,在锂二次电池中安装用于有效控制诸如过充的锂二次电池的异常的保护电路模块(PCM),同时将所述PCM连接到锂二次电池的电池单元。
PCM包括场效应晶体管(FET),其用作控制电流传导、电压检测器和诸如电阻器和电容器的无源元件的切换元件。PCM会中断电池单元的过充、过放、过电流、短路和反向电压,以阻止电池单元的爆炸或过热、电池单元的液体泄漏以及电池单元的充电和放电特性的劣化,并抑制电池单元的电效率的下降和电池单元的异常物理化学行为,由此消除电池单元的危险因素并增大电池单元的使用寿命。
通常,通过焊接或软钎焊,经由导电性镍板将PCM电连接到电池单元。即,通过焊接或软钎焊将镍板连接到连接引线,然后通过焊接和软钎焊将镍板连接到电池单元的相应电极端子上。以此方式,将PCM连接到电池单元,以制造电池组。
在这种情况中,构造电池组需要大量的焊接或软钎焊工艺,并且因为二次电池的结构小,所以必须在高精度下进行焊接或软钎焊工艺。结果,缺陷可能性大。此外,在产品的制造过程期间,由于增加了焊接或软钎焊工艺,因此增加了制造成本。
此外,需要安全元件,使其与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保持电连接,同时与电池单元的其他部分电隔离,所述安全元件包括PCM。因此,需要多个绝缘安装构件来实现这种连接,导致电池单元组装工艺复杂化。另一方面,在安全元件和绝缘安装构件之间使用粘合剂,以实现安全元件与绝缘安装构件之间的耦合。然而,这种耦合方法减弱了电池单元的强度。因此,在外部冲击施加于电池单元时,由于耦合强度弱而在电池单元中发生电短路,导致电池单元着火或爆炸。换句话说,会引发安全相关问题。
因此,对便于组装绝缘安装构件和装载于电池单元顶部的安全元件、并同时提高电池组机械强度的各项技术,已经进行了积极研究。
与此相关的,例如韩国专利申请公布No.2006-0060801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组括:电极组,所述电极组由隔膜以及在隔膜的相对侧上设置的阴极板和阳极板构成;壳,在所述壳中安装电极组;盖组件,所述盖组件耦合到所述壳,用于密封所述壳,所述盖组件具有电连接到电极组的外部端子;垫圈,所述垫圈设置在所述盖组件处形成的相应外部端子贯通孔中,使得所述垫圈设置在相应外部端子与相应贯通孔之间;以及耦合构件,所述耦合构件安装在外部端子上,使得所述耦合构件耦合到与垫圈形成紧密接触的相应外部端子。
然而,将在盖组件处形成的并且电连接到电极组的两个外部端子牢固耦合到装载于电池单元顶部的安全元件是不可能的,因此难以提高所述电池单元顶部的机械强度,所述安全元件包括保护电路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75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