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再循环器件、阀门切换器件和凸轮切换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7703.5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4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井元丰;石川友美;塙薰;藤久保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F01L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马高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再循环 器件 阀门 切换 凸轮 | ||
1.一种废气再循环器件(10),组装在内燃机中,所述内燃机具有进气阀(24)和排气阀(26),所述进气阀(24)设置在用于向燃烧室(22)中引入空气的进气口中,所述排气阀(26)设置在用于排出燃料在燃烧室(22)中燃烧时所生成的废气的排气口中,所述废气再循环器件(10)包括:
废气再循环阀门(35),设置在用于使废气返回燃烧室(22)的废气再循环端口中;
切换装置,用于在开动状态和停动状态之间切换废气再循环阀门(35);和
致动装置,用于致动所述切换装置,
其中,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开动状态保持装置和停动状态保持装置,所述开动状态保持装置用于在所述切换装置被所述致动装置致动以将所述废气再循环阀门切换至开动状态时,保持所述废气再循环阀门处于开动状态,直到所述废气再循环阀门通过所述切换装置进入停动状态时为止;所述停动状态保持装置用于在所述切换装置被所述致动装置致动以将所述废气再循环阀门切换至停动状态时,保持所述废气再循环阀门处于停动状态,直到所述废气再循环阀门通过所述切换装置进入开动状态时为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再循环器件(10),其中,所述开动状态保持装置和所述停动状态保持装置由一个构件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再循环器件(10),其中,
所述致动装置包括螺线管(44)、通过所述螺线管(44)发生移位的移位凸轮、和跟随所述移位凸轮(54)的移位发生移位的移位轴(60),并且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固定凸轮(56)、一个端部与所述移位凸轮(54)和所述固定凸轮(56)中的任一个的远端部抵接的按压凸轮(58)、和通过所述按压凸轮(58)跟随所述移位轴(60)发生移位的移位构件(90);
所述移位构件(90)具有第二接合部(94),所述第二接合部(94)与用于开闭所述废气再循环阀门(35)的废气再循环凸轮(36)的第一接合部(38)相对;
所述第二接合部(94)跟随所述移位轴(60)的移位,相对于所述第一接合部(38)可接合或可分离;并且
当所述按压凸轮(58)的所述一个端部与所述固定凸轮(56)的远端部抵接时,所述第二接合部(94)与所述第一接合部(38)分离,以使所述废气再循环阀门(35)进入停动状态;而当所述按压凸轮(58)的所述一个端部与后退达最大程度的所述移位凸轮(54)的远端部抵接时,所述第一接合部(38)与所述第二接合部(94)彼此接合,以使所述废气再循环阀门(35)进入开动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再循环器件(10),其中,所述移位轴(60)和所述固定凸轮(56)插入用于开闭所述进气阀(24)和所述排气阀(26)的凸轮轴(30)中。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废气再循环器件(10),其中,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螺线管(44)的杆部(46)返回初始位置的推压装置(66)。
6.一种阀门操作切换器件(100),组装在内燃机(120)中,所述内燃机(120)具有多个进气阀(24)和排气阀,所述进气阀(24)设置在用于向燃烧室(22)中引入空气的进气口中,所述排气阀设置在用于排出燃料在燃烧室(22)中燃烧时所生成的废气的排气口中,其中:
所述进气阀(24)包括通常处于开动状态的常开动进气阀(122)、和设定为开动状态或者停动状态的可变进气阀(124);
所述阀门操作切换器件包括用于将所述可变进气阀(124)切换至开动状态或停动状态的切换装置、和用于致动所述切换装置的致动装置,其中,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开动状态保持装置和停动状态保持装置,所述开动状态保持装置用于在所述切换装置被所述致动装置致动以将所述可变进气阀切换至开动状态时,保持所述可变进气阀处于开动状态,直到所述可变进气阀通过所述切换装置进入停动状态时为止;所述停动状态保持装置用于在所述切换装置被所述致动装置致动以将所述可变进气阀切换至停动状态时,保持所述可变进气阀处于停动状态,直到所述可变进气阀通过所述切换装置进入开动状态时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77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体
- 下一篇:具有高的抗腐蚀性和延性的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