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烃原料制备中间馏分产物和低级烯烃的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18254.6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9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G·A·哈德吉乔治;W·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1/18 | 分类号: | C10G11/18;C10G51/00;C10G51/02;C10G51/06;C10G5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长青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 制备 中间 馏分 产物 低级 烯烃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涉及由烃原料制备中间馏分产物和低级烯烃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流化催化裂化(FCC)重烃生产较低沸点烃产物例如汽油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FCC工艺自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就存在。典型地,FCC单元或工艺包括提升管反应器、催化剂分离器和汽提器、以及再生器。FCC原料引入到提升管反应器内,它在此与来自再生器的热的FCC催化剂接触。原料和FCC催化剂的混合物流经提升管反应器并进入到催化剂分离器内,在此裂化产物与FCC催化剂相分离。分离的裂化产物从催化剂分离器流到下游的分离系统,和分离的催化剂流到再生器中,在此在裂化反应过程中在FCC催化剂上沉积的焦炭从催化剂中燃烧掉,以提供再生的催化剂。所得再生的催化剂用作前述热的FCC催化剂并与引入到提升管反应器内的FCC原料混合。
设计许多FCC工艺和系统,以提供FCC原料转化成沸点在汽油沸程内的产物的高转化率。但存在下述情况:希望提供FCC原料转化成中间馏分沸程产物而不是汽油沸程产物以及转化成低级烯烃的高转化率。但制备低级烯烃要求高的苛刻度和高的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这些条件通常导致低的中间馏分产物收率和差的中间馏分产物质量。因此在常规烃裂化中很难同时提供高的低级烯烃收率和高的中间馏分产物收率。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6/0178546公开了制备中间馏分和低级烯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提升管反应器区内,通过在合适的催化裂化条件下使瓦斯油原料与含无定形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沸石的中间馏分选择性裂化催化剂接触,以得到裂化瓦斯油产物和废的裂化催化剂,从而在提升管反应器区内催化裂化所述瓦斯油原料;再生废裂化催化剂,以得到再生的裂化催化剂;在中间体裂化反应器例如密相床反应器区内和在合适的高苛刻度裂化条件下,使汽油原料与再生的裂化催化剂接触,以得到裂化汽油产物和用过的再生裂化催化剂;用过的再生裂化催化剂用作中间馏分选择性催化剂。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6/0178546在此通过参考全文引入。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6/0178546允许使用来自中间体裂化反应器的用过的再生裂化催化剂作为提升管反应器区内的中间馏分选择性催化剂。
本领域需要增加烯烃的产出量。
本领域还需要用轻质烯烃替代重质烃的产出量。
本领域还需要用更希望的产物替代不太希望的产物的产出量。
本领域还需要由原料同时生产中间馏分和低级烯烃产物。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包括提升管反应器、中间体反应器和循环导管的系统,所述提升管反应器包含在催化裂化条件下的瓦斯油原料和第一催化剂,以得到含裂化瓦斯油产物和第一用过的催化剂的提升管反应器产物;所述中间体反应器包含在高苛刻度条件下的至少一部分裂化瓦斯油产物、残油物流和第二催化剂,以得到裂化中间体产物和第二用过的催化剂;和所述循环导管将至少一部分裂化瓦斯油产物输送到提升管反应器中。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包括:在FCC提升管反应器区内,通过在合适的催化裂化条件下使瓦斯油原料与第一催化剂接触,以得到含裂化瓦斯油产物和第一用过的催化剂的FCC提升管反应器产物,从而在FCC提升管反应器区内催化裂化所述瓦斯油原料;在合适的高苛刻度裂化条件下操作的中间体裂化反应器内使中间体原料与第二催化剂接触,以得到含至少一种低级烯烃化合物的裂化中间体产物和第二用过的催化剂,其中所述中间体原料包括残油物流;将所述裂化瓦斯油产物分离成多个裂化瓦斯油产物物流;和将一个或多个裂化瓦斯油产物物流的至少一部分循环到提升管反应器中。
本发明包括一个或多个下述优点:
增加烯烃产出量的改进系统和方法。
用轻质烯烃替换重质烃的产出量的改进系统和方法。
用更希望的产物替换不太希望的产物的产出量的改进系统和方法。
由原料同时生产中间馏分和低级烯烃产物的改进系统和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描述了烃原料转化系统。
图2描述了中间体裂化反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8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磁定位系统的检测电磁干扰的方法
- 下一篇:铝质复合脱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