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轿厢和单对重的电梯的操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21827.0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8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汉斯·克歇尔;简·安德烈·武茨巴赫尔;珍妮-菲利浦·埃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1/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杨娟奕 |
地址: | 瑞士赫尔***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双轿厢 电梯 操作方法 | ||
1.一种用于电梯(10)的操作方法,所述电梯具有至少三个电梯厢体(K1,K2,GG),所述电梯厢体可以沿着至少一个运行轨道(19,20)行驶,并且通过承重构件和/或牵引构件(TA,TB)相互连接,其中,利用所述承重构件和/或者牵引构件(TA,TB)1∶1悬吊第一和第二电梯厢体(K1,K2,GG),并且利用承重构件和/或者牵引构件(TA,TB)2∶1悬吊第三电梯厢体(K1,K2,GG),并且可以通过可调式锁止装置(16)将三个电梯厢体(K1,K2,GG)中的一个锁止,
其特征在于,
在三个电梯厢体(K1,K2,GG)中的第一电梯厢体中运送乘客,锁止第二电梯厢体(K1,K2,GG),当两个未锁止的电梯厢体(K1,K2,GG)的重量之间存在不平衡时,使第一电梯厢体(K1,K2,GG)行驶到某一个位置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和第二电梯厢体(K1,K2,GG)中运送乘客,锁止第三电梯厢体(K1,K2,GG),当两个未锁止的电梯厢体(K1,K2,GG)的重量之间存在不平衡时,则按照可设定的条件(K)使得另一个电梯厢体(K1,K2,GG)行驶到某一个位置之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件(K)包括以下多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乘客数量更多,有一位已经记录了其身份特征的乘客在场,与所述位置之间的距离更短。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上电梯厢体(K1)具有可下降的重块(M),可将所述重块下降到下电梯厢体(K2)上,从而在未锁止的第一和第二电梯厢体(K1,K2,GG)之间形成重力差。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下电梯厢体(K2)具有可下降的重块(M),可将所述重块下降到井道底部(SG)上,从而在未锁止的第一和第二电梯厢体(K1,K2,GG)之间形成重力差。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梯(10)的操作方法,所述电梯具有三个电梯厢体(K1,K2,GG),其中的两个轿厢(K1,K2)分别具有带抱闸的驱动装置和/或具有可调式轿厢制动器以及对重(GG),
其特征在于,
-锁止第一轿厢(K1,K2);
-松开第二轿厢(K1,K2)的抱闸和/或可调式轿厢制动器;并且
-当第二轿厢(K1,K2)的重量(GK1,GK2)和对重(GG)的重量(GGG)之间存在不平衡时,使得第二电梯厢体(K1,K2)行驶到疏散楼层中。
7.根据权利要求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梯(10)的操作方法,所述电梯具有三个电梯厢体(K1,K2,GG),其中的两个轿厢(K1,K2)分别具有带抱闸的驱动装置和/或具有可调式轿厢制动器以及对重(GG),
其特征在于,
-锁止第一轿厢(K1,K2);
-松开第二轿厢(K1,K2)的抱闸和/或可控式轿厢制动器;
-当第二轿厢(K1,K2)的重量(GK1,GK2)和对重(GG)的重量(GGG)之间存在平衡时,将可下降的重块(M)下降到下轿厢(K1,K2)上,或者下降到井道底部(SG)上;并且
-利用第二轿厢(K1,K2)的重量和对重(GG)的重量(GGG)之间强制形成的不平衡使得第二轿厢(K1,K2)行驶到疏散楼层中。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梯(10)的操作方法,所述电梯具有三个电梯厢体(K1,K2,GG),其中的两个轿厢(K1,K2)分别具有带抱闸的驱动装置和/或具有可调式轿厢制动器以及对重(GG),
其特征在于,
-锁止对重(GG);
-松开两个轿厢(K1,K2)的抱闸和/或可调式轿厢制动器;并且
-当第一轿厢(K1,K2)的重量(GK1,GK2)和第二轿厢(K1,K2)的重量(GK1,GK2)之间存在不平衡时,使得第一轿厢(K1,K2)行驶到疏散楼层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温特奥股份公司,未经因温特奥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18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杂环脲和硫脲衍生物及其用法
- 下一篇:一种充气展开式废物收集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