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收缩聚酯膜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2378.1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0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金允照;尹灿硕;李省昊;金时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G6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缩 聚酯 | ||
1.一种热收缩聚酯膜,其中,所述热收缩聚酯膜在主收缩方向上具有72-88℃的收缩开始温度,其中,所述收缩开始温度被定义为,在通过测量被保持在室温和预定初始负载(0.125kg/mm2)的条件下并由于在预定加热速率(2.5℃/sec)下被加热而发生收缩的膜的应力而获得的收缩应力随温度变化的图上,收缩应力的值等于所述初始负载时的第一温度。
2.一种热收缩聚酯膜,其中,所述热收缩聚酯膜在作为主收缩方向的横向上具有0.5-3.5%/℃的收缩速度,所述收缩速度由下述的方程1表示:
方程1
收缩速度=ΔL/ΔT
其中,使用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在70-85℃的温度范围内测量随着温度的变化样品由于扩张和收缩而产生的尺寸变化,从而获得所述方程,在所述方程中,ΔT为温度变化,ΔL为在作为主收缩方向的横向上的形变百分比。
3.一种热收缩聚酯膜,其中,使用热应力测试机在预定的纵向上测量热收缩-力时,在95℃下、5sec内,所述热收缩聚酯膜在主收缩方向上的收缩比相对于时间的变化率为4.0-10.0%/sec。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热收缩聚酯膜,其中,在作为主收缩方向的横向上的收缩速度为0.5-3.5%/℃,所述收缩速度由下述方程1表示:
方程1
收缩速度=ΔL/ΔT
其中,使用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在70-85℃的温度范围内测量随着温度的变化样品由于扩张和收缩而产生的尺寸变化,从而获得所述方程,在所述方程中,ΔT为温度变化,ΔL为在作为主收缩方向的横向上的形变百分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收缩聚酯膜,其中,使用热应力测试机在预定的纵向上测量热收缩-力时,在95℃下、5sec内,所述热收缩聚酯膜在主收缩方向上的收缩比相对于时间的变化率为4.0-10.0%/sec。
6.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热收缩聚酯膜,所述热收缩聚酯膜在主收缩方向上具有85-100℃的最大收缩温度,并且在主收缩方向上具有0.65-1.30kg/mm2的最大收缩应力,其中,所述最大收缩温度被定义为,在通过测量被保持在室温和预定初始负载(0.125kg/mm2)的条件下并由于在预定加热速率(2.5℃/sec)下被加热而发生收缩的膜的应力而获得的收缩应力随温度变化的图上,示出所述最大收缩应力的第一温度,而所述最大收缩应力被定义为,在通过测量被保持在室温和预定初始负载(0.125kg/mm2)的条件下并由于在预定加热速率(2.5℃/sec)下被加热而发生收缩的膜的应力而获得的收缩应力随温度变化的图上的峰值。
7.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热收缩聚酯膜,其中,所述热收缩聚酯膜在主收缩方向上具有90-100℃的动态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具有0.60-0.70dl/g的本征粘度,所述动态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通过动态机械热分析而测量到的。
8.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热收缩聚酯膜,其中,所述热收缩聚酯膜在作为主收缩方向的横向上具有3.5-8.5的收缩形变率,所述收缩形变率由下述方程2表示:
方程2
收缩形变率=dL/dT
其中,所述值是通过对由方程1表示的在30-90℃的温度范围内依赖于温度变化的在作为主收缩方向的横向上的形变百分比进行微分而获得的,所述方程1示出了使用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测量的随着温度的变化样品由于扩张和收缩而产生的尺寸变化,并且,所述值表示在所述温度范围内的最大形变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收缩聚酯膜,其中,呈现出在作为主收缩方向的横向上的所述最大收缩形变率的温度范围为80-88℃。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热收缩聚酯膜,所述热收缩聚酯膜在作为主收缩方向的横向上在95℃、10秒内、自由状态下具有60%或更大的热收缩比。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收缩聚酯膜,其中,所述热收缩聚酯膜在95℃下在主收缩方向上具有0.6-1.3kg/mm2的收缩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隆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可隆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23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增香酵母菌提升酱油风味的方法
- 下一篇:按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