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铅笔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2947.2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9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井泽弘壮;小林武;中山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3K21/16 | 分类号: | B43K21/1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许玉顺;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铅笔 | ||
1.一种自动铅笔,构成为通过设置在轴筒内的夹头的前后动作来进行对笔芯的释放和夹持,由此能够向前方送出上述笔芯,上述夹头以在夹持住上述笔芯的状态下能够以轴心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保持在上述轴筒内,并且具有旋转驱动装置,该旋转驱动装置通过基于上述笔芯的书写压力的、经由上述夹头的转子的后退和前进动作,对该转子进行旋转驱动,上述转子的旋转运动经由上述夹头而被传递至上述笔芯,
该自动铅笔的特征在于:
在受到上述笔芯的书写压力而与该笔芯一起在轴向上移动动作的可动部件和与上述可动部件的移动面相对的固定部件之间介有粘附性介质,通过上述粘附性介质,使上述笔芯的后退及前进动作具有阻尼器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
上述粘附性介质是粘附性润滑脂。
3.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转子形成为圆环状,在其轴向的一个端面和另一个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第1凸轮面和第2凸轮面,并且上述旋转驱动装置具备第1固定凸轮面和第2固定凸轮面,该第1固定凸轮面和第2固定凸轮面以分别与上述第1凸轮面和第2凸轮面相对的方式配置在上述轴筒侧;
上述旋转驱动装置构成为,通过由上述书写压力而引起的上述夹头的后退动作,上述圆环状的转子的第1凸轮面与上述第1固定凸轮面抵接并啮合,通过上述书写压力的解除,上述圆环状的转子的第2凸轮面与上述第2固定凸轮面抵接并啮合;
在上述转子侧的第1凸轮面与上述第1固定凸轮面啮合的状态下,上述转子侧的第2凸轮面和上述第2固定凸轮面的关系被设定为,在轴向上相对于凸轮的一个齿错开半个相位,在上述转子侧的第2凸轮面与上述第2固定凸轮面啮合的状态下,上述转子侧的第1凸轮面和上述第1固定凸轮面的关系被设定为,在轴向上相对于凸轮的一个齿错开半个相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
具备弹簧部件,在解除了上述书写压力的状态下,该弹簧部件施力以使得上述圆环状转子的第2凸轮面与上述第2固定凸轮面抵接并成为啮合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
形成为圆筒状的转矩消除器介于上述转子的后端部和上述弹簧部件之间,使在该转矩消除器和上述转子的后端部之间产生滑动,从而能够阻止上述转子的旋转运动传递给上述弹簧部件。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转矩消除器作为与笔芯一起在轴向上移动动作的上述可动部件来利用,构成为使上述转矩消除器兼作上述阻尼器功能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铅笔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铅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29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T图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图像定位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