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和振动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3637.2 | 申请日: | 200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1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金道铉;文炳熙;柳浚熙;朴荣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田军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振动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转子和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在振动马达中,在相互耦联的上、下壳体之间设置轴,在所述轴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偏心转子,并在所述下壳体处安装定子。
当偏心转子通过与定子的作用而转动的同时,偏心转子产生振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方式提供了具有创新结构的转子和振动马达。
实施方式还提供了可以稳固地耦联于轴承的转子、以及包括该转子的振动马达。
技术方案
在一实施方式中,转子包括:轴承轭架;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耦联于所述轴承轭架;转子衬底,所述转子衬底由所述支撑构件支撑;线圈,所述线圈由所述支撑构件支撑并与所述转子衬底电连接;以及配重,所述配重耦联于所述支撑构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转子包括:转子衬底,所述转子衬底包括位于一侧的第一孔;多个线圈,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转子衬底的表面处并与所述转子衬底电连接;配重,所述配重支撑在所述转子的表面上的与线圈不发生冲突的位置处,用以使所述转子偏心;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构造成用以固定所述线圈和所述配重并包括与所述第一孔同轴的第二孔;轴承轭架,所述轴承轭架包括止动缘和固定于所述第二孔的耦联管,所述止动缘从所述耦联管的端部部分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用以与所述支撑构件接触;以及整流子,所述整流子绕所述第一孔设置在所述转子衬底的另一表面上。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包括:轴;转子,所述转子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耦联于所述轴;以及定子,所述定子面对所述转子,其中,所述转子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耦联于所述轴;轴承轭架,所述轴承轭架耦联于所述轴承;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耦联于所述轴承轭架;转子衬底,所述转子衬底由所述支撑构件支撑;线圈,所述线圈由所述支撑构件支撑并与所述转子衬底电连接;以及配重,所述配重耦联于所述支撑构件。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轴,所述轴由所述壳体支撑;转子,所述转子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耦联于所述轴;定子,所述定子面对所述转子并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处;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衬底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处;第二衬底,所述第二衬底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处;以及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设置成穿过所述下壳体用以将所述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电连接,其中,所述转子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耦联于所述轴;轴承轭架,所述轴承轭架耦联于所述轴承;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耦联于所述轴承轭架;转子衬底,所述转子衬底由所述支撑构件支撑;线圈,所述线圈由所述支撑构件支撑并与所述转子衬底电连接;以及配重,所述配重耦联于所述支撑构件。
有益效果
实施方式提供了具有创新结构的转子和振动马达。
实施方式还提供了可以稳固地耦联于轴承的转子、和包括该转子的振动马达。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横截面图。
图2是图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转子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转子和振动马达,在附中图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是图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横截面图,而图2是图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转子的视图。
参照图1和图2,壳体110包括上壳体111和下壳体115。壳体110提供了设置转子160和定子150的空间。上壳体111是从下壳体115的上侧耦联于下壳体115。
上壳体111和下壳体115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形成。例如,上壳体111可以由金属形成,而下壳体115可以由印刷电路板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壳体111和下壳体115均由金属形成。
轴120设置在壳体110内,并且轴承130装配至轴120。轴120的一侧由上壳体111支撑,而轴120的另一侧由下壳体115支撑。例如,可以通过焊接或压配合的方式将轴120固定于上壳体111和/或下壳体115。
垫圈可以设置在轴承130与上壳体111之间,或者在轴承130与下壳体115之间。
第一衬底141固定于下壳体115的顶部中心部分。第一衬底141围绕轴120。第二衬底145耦联于下壳体115的底部侧面。第二衬底145与第一衬底141电连接。
接线端子141a设置在第一衬底141处。接线端子141a与第二衬底145电连接。接线端子141a经由穿过下壳体115形成的贯穿孔与第二衬底145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3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防爆电容器
- 下一篇:LF精炼炉变压器二次侧母排的绝缘密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