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分双重发送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3795.8 | 申请日: | 200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1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嘉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无线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7/10 | 分类号: | H04B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胡金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分 双重 发送 接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时分双重发送接收装置,特别涉及使用阵列天线(array antenna),时分进行发送接收的发送接收装置的、具有校正部件的时分双重发送接收装置,所述校正部件校正与各天线元件对应的发送单元以及接收单元中的振幅以及相位的偏差,从而使全部发送单元和全部接收单元的振幅以及相位特性相同。
背景技术
图1表示以往的附有校正部件的时分双重发送接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该发送接收装置具有由N个(2以上的整数)的天线元件构成的阵列天线,各天线元件上设有1组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对。
当前,当将第i(i是1≤i≤N的整数)组的发送单元的振幅/相位特性值设为Ti,将第i组接收单元的振幅/相位特性值设为Ri时,当使发送接收的模式一致时,由式1来表示在第i组的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对中通过发送接收产生的振幅/相位特性值Ki。
Ki=Ri/Ti... (式1)
对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对的各组求出在发送接收中产生的振幅/相位特性值,若求出以某一组为基准的振幅/相位特性值的相对差,则可以校正各组的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对的振幅/相位。例如,当以第i组(最左侧)的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对为基准的情况下,第i组的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对的校正值Hi由式2来表示。
Hi=Ki/K1=(Ri/Ti)/(R1/T1)=T1Ri/TiR1 ...(式2)
即,对于第i组的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对的校正值Hi,只要知道作为基准的第1个发送单元的振幅/相位特性值和第i个接收单元的振幅/相位特性值的积、以及第i个发送单元的振幅/相位特性值和第1个接收单元的振幅/相位特性值的积,就能够求出校正值。
图1的发送接收装置中的发送和接收如图2(a)所示那样时分对时间的经过交互进行。图2(b)表示在每个发送时依次校正一个组的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对的振幅/相位特性值。
在图1的以往的发送接收装置中,在发送时,第i组的第1开关SW1-i(1≤i≤N)的端A连接到端T,来自各发送单元T-i的发送功率经过分支电路D-i从天线元件AN-i放射到空间。
第1开关SW1-i的端R连接到各第4开关SW4-i的端S,该端R连接到接收单元R-i。此外,该端R在发送时连接到端A。
另一方面,从作为基准的第1组的分支电路D-1对第2开关SW2的端P发送发送单元T-1的发送功率。第2开关SW1的端C2~CN分别连接到各第4开关SW4-2...SW4-N的端A。
接受着第2组以后的发送单元T-2...T-N的发送功率的各分支电路D-2...D-N在对各天线元件AN-2...AN-N发送发送功率时,对第3开关SW3的各端C2...CN也进行发送。第3开关SW3的端P连接到第1组的第4开关SW4-1的端A。
第2开关SW2和第3开关SW3的切换动作是联动的,在第1次发送时切换到端C2,在第2次发送时切换到端C3,在第3次发送时切换到端C4,同样在第(N-1)次发送时切换到端CN。
根据以上的连接结构和开关动作,在第1次发送时,第1组发送单元T-1的发送功率的一部分经由分支电路D-1、第2开关SW2的端P-C2、第2组的第4开关SW-2的端A-R,输入到第2组接收单元R-2时,同时第2组发送单元T-2的发送功率的一部分经由分支电路D-2、第3开关SW3的端C2-P、第1组的第4开关SW4-1的端A-R,输入到第1组的接收单元R-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无线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无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37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子宫外孕的中草药
- 下一篇:治疗肺气肿的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