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植物淀粉含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23949.3 | 申请日: | 2008-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0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拉纳汉;约翰·斯蒂芬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封新琴;张文辉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植物 淀粉 含量 方法 | ||
1.用于增加植物的绿色组织中淀粉含量的方法,包括:
a)在植物细胞中插入表达盒,该表达盒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调节元件上的多核苷酸,该调节元件确保了在植物细胞中的转录,其中该多核苷酸的表达降低了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内源性淀粉降解酶在绿色组织中的活性:叶绿体α淀粉酶、磷酸葡聚糖水二激酶、极限糊精酶、异淀粉酶、叶绿体β淀粉酶、叶绿体葡聚糖磷酸化酶、歧化酶、叶绿体麦芽糖转运蛋白(Mex1)、叶绿体葡萄糖转运蛋白、以及叶绿体丙糖磷酸转运蛋白;
b)从来自a)的植物细胞再生多个转基因植物;并且
a)产生所述具有增加的淀粉含量的绿色组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是单子叶植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是能源作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植物选自下组:甘蔗、糖甜菜、高粱、柳枝稷、芒属、小麦、稻、燕麦、大麦、以及玉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核苷酸在植物中抑制或阻抑一种或多种所述淀粉降解酶的表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核苷酸被可操作地连接到绿色组织优选的启动子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核苷酸被可操作地连接到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启动子上。
8.改进来自植物生物质的游离糖产量的方法,该植物生物质是用于生物质转化法,所述方法包括:
a)在植物细胞中插入表达盒,该表达盒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调节元件上的多核苷酸,该调节元件确保了在植物细胞中的转录,其中该多核苷酸的表达降低了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内源性淀粉降解酶在绿色组织中的活性:叶绿体α淀粉酶、葡聚糖水二激酶、磷酸葡聚糖水二激酶、极限糊精酶、异淀粉酶、叶绿体β淀粉酶、叶绿体葡聚糖磷酸化酶、歧化酶、叶绿体麦芽糖转运蛋白(Mex1)、叶绿体葡萄糖转运蛋白、以及叶绿体丙糖磷酸转运蛋白;
b)从a)的植物细胞再生多个转基因植物;并且
c)在该多核苷酸得到表达的条件下生长所述转基因植物,其中该多核苷酸的表达导致在所述植物的绿色组织中淀粉含量的增加;并且
d)在生物质转化法中使用所述转基因植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是单子叶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是能源作物。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植物选自下组:甘蔗、糖甜菜、高粱、柳枝稷、芒属、小麦、稻、燕麦、大麦、以及玉米。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核苷酸在植物中抑制或阻抑一种或多种所述淀粉降解酶的表达。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核苷酸被可操作地连接到绿色组织优选的启动子上。
14.如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核苷酸被可操作地连接到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启动子上。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质转化法是非动物饲料的生物质转化法。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动物饲料的生物质转化法将碳水化合物类转化为一种或多种生物燃料。
17.增加干燥植物组织的生物质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包括:
a)在植物细胞中插入表达盒,该表达盒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调节元件上的多核苷酸,该调节元件确保了在植物细胞中的转录,其中该多核苷酸的表达降低了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内源性淀粉降解酶在绿色组织中的活性:叶绿体α淀粉酶、葡聚糖水二激酶、磷酸葡聚糖水二激酶、极限糊精酶、异淀粉酶、叶绿体β淀粉酶、叶绿体葡聚糖磷酸化酶、歧化酶、叶绿体麦芽糖转运蛋白(Mex1)、叶绿体葡萄糖转运蛋白、以及叶绿体丙糖磷酸转运蛋白;
b)从a)的植物细胞再生多个转基因植物;
c)从所述转基因植物收获植物生物质并将其干燥;并且
d)生产所述具有增加的生物质储存稳定性的干燥植物组织。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是能源作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39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散热性能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