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菌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4482.4 | 申请日: | 200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8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肖恩·丹尼斯·辛普森;理查德·卢埃林·福斯特·福斯特;邦辰·阮;马修·詹姆士·罗;伊恩·林德斯特兰德·华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扎泰克新西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武晶晶;郑霞 |
地址: | 新西兰*** | 国省代码: | 新西兰;NZ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生物纯的细菌分离物,所述细菌能够通过厌氧发酵含CO的底物来产生包括乙醇和任选的乙酸盐的产物,其中所述产物以至少为1.0乙醇/乙酸盐的比率来生产。
2.权利要求1的生物纯的细菌分离物,其中所述比率为至少1.2。
3.权利要求1或2的生物纯的细菌分离物,其中所述细菌的生产率为至少约1.2g乙醇/升发酵液/天。
4.权利要求3的生物纯的细菌分离物,其中所述细菌的生产率为至少约2.0g乙醇/升发酵液/天。
5.一种生物纯的细菌分离物,所述细菌能够通过厌氧发酵含CO的气态底物来产生包括醇类和任选的乙酸盐的产物,其中所述细菌的生产率为至少约1.2g乙醇/升发酵液/天。
6.权利要求5的生物纯的细菌分离物,其中所述细菌的生产率为至少约2.0g乙醇/升发酵液/天。
7.权利要求5或6的生物纯的细菌分离物,其中所述乙醇以至少约1.0比率的乙醇/乙酸盐来生产。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生物纯的细菌分离物,其中所述细菌能够在供给含CO的底物的液态培养基中通过厌氧发酵产生乙醇和乙酸盐,所述含CO的底物包含:
(a)大于约65%体积的CO,
(b)小于约20%体积的H2,或
(c)大于约65%体积的CO和小于约20%体积的H2。
9.具有一个或多个如下限定特征的一种产乙酸菌:无论是否存在酵母提取物都能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的能力;与存在酵母提取物的培养基相比,在不存在酵母提取物的培养基中生长更快,产生更高比率的乙醇/乙酸盐,和/或产生更高浓度的乙醇的能力;很少或没有形成孢子的能力;革兰氏阳性;棒状;非运动性。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细菌,其中所述细菌能够在供给含CO的底物的液态培养基中通过厌氧发酵产生乙醇和乙酸盐,所述含CO的底物包含:大于约65%体积的CO;小于约20%体积的H2;或大于约65%体积的CO和小于约20%体积的H2;其中,所述细菌的生产率为至少约1.2g乙醇/升发酵液/天,和/或所述细菌能以至少约1.0比率的乙醇/乙酸盐来生产乙醇。
11.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的生物纯的细菌分离物,其中所述细菌来自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
12.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的细菌,其中所述细菌具有保藏于DSMZ、保藏号为DSM19630的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菌株的限定特征。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细菌,其中所述细菌是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菌株,其保藏于DSMZ,保藏号为DSM19630。
14.用于生产一种或多种醇的方法,其包括采用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的一种或多种细菌来发酵含CO的底物。
15.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向含有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细菌的培养物的生物反应器中提供含CO的底物;和
(b)厌氧发酵所述生物反应器中的所述培养物从而产生一种或多种醇。
16.权利要求14或15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醇包括乙醇,并且乙醇的生产率为至少约1.2g乙醇/升发酵液/天,和/或所述乙醇以至少约1.0比率的乙醇/乙酸盐来生产。
17.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含CO的底物是含CO的气态底物。
18.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所述含CO的气态底物是作为工业过程中的副产品而得到的气体。
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工业过程选自铁金属产品制造、有色金属产品制造、石油精炼过程、生物质气化、煤炭气化、电力生产、炭黑生产、合成氨生产、甲醇生产和焦炭生产。
20.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气态底物包括从钢铁厂得到的气体。
21.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气态底物包括汽车尾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扎泰克新西兰有限公司,未经兰扎泰克新西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44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